量子脈衝護盾穩固星際防線,為聯盟贏得喘息時機,可宇宙局勢依舊波譎雲詭,敵友勢力變幻莫測,對更強攻擊手段的需求如箭在弦上,催促著聯盟科研精英們再次踏上革新武器之路。在對微觀粒子世界更深入挖掘與對宏觀宇宙能量規律反覆鑽研後,一款足以顛覆戰場格局、擁有毀天滅地之威的粒子對撞炮,逐漸從理論構想走進現實,成為聯盟扞衛主權、開疆拓土的又一倚仗。
粒子對撞概念早存於科研藍圖,過往多用於基礎物理探究,在巨型環形加速器中,科學家們讓微觀粒子如質子、電子等加速、碰撞,藉此窺探物質深層結構、解鎖宇宙創生奧秘。聯盟科研團隊受此啟發,決意突破實驗室侷限,將粒子對撞原理“武裝”至星際武器,打造能在實戰中釋放恐怖能量、克敵制勝的粒子對撞炮。
研發伊始,難題似荊棘叢生。首要困境是如何在有限炮體空間內,實現粒子超高能加速,達到實驗室環形加速器千米級規模才能企及的能量層級。傳統加速器借超導磁體構建環形軌道,利用交變電場反覆加速粒子,可這對武器化應用太過笨重。科研人員大膽創新,引入“量子加速矩陣”設想,以量子點陣列替代環形軌道,每個量子點如微小“能量引擎”,能借量子隧穿效應與外部電場協同,瞬間賦予粒子強大推力,實現短距、多級、爆發式加速,讓粒子在米級炮管內獲得堪比傳統加速器長程奔襲後的驚人動能。為了讓量子點陣列穩定高效運作,科研人員歷經無數次實驗,從量子點的選材開始精挑細選,最終敲定特殊的半導體奈米晶體,其獨特的能帶結構能與外部電場完美契合。在耦合工藝上,反覆嘗試分子束外延、化學溶液合成等方法,調整引數至微米級精度,歷經上千次失敗後,才讓量子點間耦合達到理想狀態,保障粒子加速通道順暢無阻。
粒子源選取與製備同樣棘手,常規粒子源產出單一、強度不足。團隊經海量篩選,選定特殊“夸克 - 膠子等離子體”為“彈藥”起點,它是宇宙大爆炸初期極高溫高壓下物質形態,蘊含原始且狂暴能量。在實驗室特製“量子熔爐”中,以高能鐳射束與超強磁場束縛、加熱氫、氦等輕核素,模擬宇宙初生環境,迫使原子核“解體”,融合形成夸克 - 膠子等離子體,再經精細篩選、冷卻、壓縮,提煉出高純度、高能量密度粒子束,注入粒子對撞炮“彈藥艙”,為後續對撞儲備“火力”。僅是模擬宇宙初生環境這一環節,科研人員就遭遇諸多難題,比如高能鐳射束的功率穩定性難以把控,時常出現能量波動,導致核素加熱不均勻,無法形成理想的等離子體狀態。為此,專門研發了一套智慧反饋調節系統,每秒數百萬次監測鐳射功率,配合自適應光學元件動態調整光束聚焦與強度,歷經數月打磨,才攻克這一難關。
炮體設計融合實用與科幻美學,整體呈巨型柱狀,炮管由“強相互作用合金”打造,其原子結構經特殊排列,強化對高能粒子束縛與耐受,內壁刻蝕微觀“加速紋路”,契合量子加速矩陣能量傳導,確保粒子束順滑加速、精準射出。基座龐大厚重,裝配“反衝抑制系統”,內建液壓緩衝與引力平衡裝置,抵消發射時後坐力,底部“萬向懸浮腳墊”可依地形、作戰需求靈活調整姿態,適配星際戰場複雜環境。操控艙位於炮體後側,環抱式控制檯佈滿量子顯示屏與感應操控面板,與內部“星腦2型智慧中樞”相連,憑藉超強算力實時監控粒子狀態、調整加速引數、瞄準目標,實現智慧、高效作戰操控。在炮體材料鑄造階段,“強相互作用合金”熔鍊需極端高溫高壓環境,科研團隊特製巨型量子熔爐,模擬恆星核心條件,可即便如此,合金成型初期總是出現晶格缺陷,影響效能。透過引入微觀晶體生長模擬軟體,精確調控熔爐溫度、壓力及元素新增順序,耗時半年多,才成功鍛造出無瑕疵的炮管材料。
能量供給是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