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還在長安城外為太常博士的弟子興建學校,為名太學。又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統。太學和郡國學主要是培養封建官僚,但是在傳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東漢大體沿用西漢的選官制度,但到東漢末年逐漸形成了所謂的世家大族。(魏晉時成為士族),影響很大,名士和官僚大都出自這個階層。曹操由於其官吏家族的身世,不被當時的名士所尊重。東漢末年,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為袁紹,實力和影響遠甚曹操。官渡之戰時,曹操的文武官員多與袁紹私通。曹操為了戰勝強大的對手,不得不度用外人,即從較低的社會階層中網羅有能力的人才。後來他一再發布“唯才是舉”的教令,選撥那些不齒於名教但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
第八章:未來四十年(8)
九品中正制代替了“唯才是舉”,最終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曹*後數月,曹丕在尚未代漢稱帝之時,採納了陳群建議的九品官人之法,選擇賢而有鑑賞的官員,兼任其本郡的中正,負責察訪與他同籍而流散在外計程車人,評列為九品,作為吏部授官的依據。這就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初行時,士人評定之權掌握在政府中正的手裡,中正採擇輿論,按人才優劣評定品第高低,多少改變了東漢末年名士操縱選舉的局面,有利於政權的穩定。但在士族階層發展和易代紛紜的歲月中,此制並不能長久地超然於士族勢力和政局之外而堅持其既定準則,西晉時已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了鞏固士族力量的工具。到了東晉,士族幾乎壟斷了選舉官吏的所有途徑。
保證門閥世襲的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在隋朝廢除,這標誌著世襲制的衰落和中央集權制的加強。
儘管如此,由於隋朝門閥貴族,特別是關隴軍事貴族是統治階級的核心,他們的子弟仍可門蔭出身,即按照父祖官位取得入仕資格,升任高官。所以門閥世襲制在隋代選舉中仍居優勢,一般地主的入仕道路主要是透過吏職和軍功。
值得一提的是,隋朝時出現了兩種新的科目—進士和明經。進士科為隋煬帝所創。進士只試策,明經除試策外還要試經。這兩種新科舉的產生適應了一般地主的要求,標誌著科舉取士的開始,對後世具有深遠影響。
唐代官吏選撥的途徑有三種,即門蔭、雜色入流和科舉。唐朝對門蔭入仕作了嚴格的規定:一是有封爵者可由子孫承襲;二是皇親亦可按親疏敘階授官;三是散官、職事官三品以上曾孫、五品以上子孫、二品勳官子可以資蔭入仕。
門蔭入仕,是唐朝前期高階官吏的主要來源。
雜色入流主要有品子、勳官和流外入流。
品子,以文武六品以下,勳官三品以下、五品以上成年子充任。
勳官需輪流番上服役,供京城諸司和各州驅使,不服役者需交納課錢。服役或納錢期滿,經兵部考試合格,可授予散官。
品子、勳官等無品級、無官職人員到吏部參加銓選(考試官吏),銓試合格即獲得官職,這叫做入流。中央各官府的令史、書令史、傳制、亭長等胥吏,是經吏部考試加以任用的,叫流外官。
雜色入流,特別是流外入流,在整個唐代都是低階官吏乃至中級官吏的主要來源。
唐代在人才選撥方面最主要的舉措是確立了科舉取士制度。這個制度對唐朝及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唐以後,科舉取士一直成為士人和下層人士進入統治集團序列的重要途徑。
科舉是一種透過分科考試選撥官吏的制度,始於隋而立於唐。應試者每年十月參加由吏部或禮部舉辦的考試,第二年二月張榜公佈進士錄取名單。凡是考中的稱為及第。唐代進士或明經及第只是獲得出身及做官的資格,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