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入倉了,稅糧也得去縣衙上交了。
佃戶家的收糧明細賬也得帶到縣衙讓縣丞核算,黃里正也得隨著一起前往,到時還要按手印存檔,證明茶香園的稅糧沒有弄虛作假。
大慶的稅糧是十稅一,應交稅糧一萬零九百二十斤。
冬忍師兄弟四個從柳樹村拉來大青牛,架上四個牛車,拉了六趟才交清稅糧。
柳樹村的村民每家都收穫了一千多斤稻穀,如果全部留下來吃,算上紅薯和黃豆的收成,還是夠一年生活的。但沒有哪一家捨得吃白米,啥人啊都是,白米那是農戶能吃的糧食嗎?
村裡人都是精打細算慣了的,稻穀賣去城裡的糧鋪,一千斤就能賣八兩多銀子了,再從糧食鋪子裡買三四百斤雜糧米,再狠狠心買些陳米,到時挖些野菜一起就夠一年嚼用了。(陳米只要七個大錢一斤,都是碎米,顏色偏黃。雜糧米就是粗糙的高粱米和粟米混在一起的,只要五個大錢一斤。)這樣一賣一買,家家都能存四五兩銀子了。一年的進項全指望著稻穀。
柳樹村是遇上了善心東家。像陶家的佃戶,田租只有三成五。還有的黑心東家只給三成租,沒辦法,買不起田,只能佃田了。
黃里正又忙著帶領村民秋播了。
秋播主要是種冬小麥,所以田要先翻土。因為有了大青牛,犁田就比往年容易。
以往翻土都是全家齊上陣,帶著鋤頭一鋤一鋤地挖土,翻面。
現在只要把木犁繩套套在大青牛的背上,漢子一手扶著木犁把手,一手拿著竹條趕著大青牛拉犁,土就一條條的翻過去了,一畝田一會兒就犁完了。
早膳後,顧甲陪著女兒在山腳下的小路上散步,顧念拉著爹爹的衣袖邊走邊打量著耕田的牛。身後跟著一串大大小小的娃娃…
重樓、山奈、杜若,還有小胖妞陸沫掙脫開爹爹的懷抱,跟在小師姐杜若後面跑。
耕田的漢子也對兩個東家憨笑著打招呼。
趁他們寒暄的功夫,顧念觀看著木犁,全是木頭做的,不像現代的鐵犁。
木犁容易損壞,而且大青牛也耗力…
繼續散步時,顧念對身邊的爹爹和陸叔父說:“他們用的木犁可以稍微改變一下,就是在木犁頭部包一塊鋒利的鐵皮,就像鐵鏟前端的三稜形那樣!”
陸宴聞言,先一愣,再把胖閨女塞進顧兄的懷裡,轉身輕躍到犁田的農夫身邊,喝停大青牛,從泥里拉出木犁觀看,果然,木犁的前頭已經出現了裂痕。如果像念兒說的包一塊鐵,就是事倍功半,而且大青牛也不會這麼累了。
陸宴回到小路上,對顧兄點點頭:“一會兒我就讓陸北去買四個新木犁帶到鐵匠鋪,按念兒的意思包上鐵!”
山奈看著大師姐,雙眼冒星星!大師姐真聰明呀!我們這一群人都沒有想到這個辦法,大師姐就想到了。
回到顧宅後,顧念去了膳房,把枸杞取出來。
回來幾天了,枸杞樹都種下了,枸杞還沒泡製。
青蘿見小姐在膳房忙碌,連忙進來坐進灶膛前燒火。
“就燒一個灶,青蘿。”顧念沒看青蘿,免得引起青蘿的慌亂。“把水燒開後,藥材蒸一炷香的時間就行了。”
“知道了,小姐!”青蘿回答。
有進步,聲音不發顫了,顧念微笑。
顧念往鍋里加了兩竹舀水,取一個蒸籠放進鍋裡,鋪上一層白棉布,將紅豔豔的枸杞倒進去鋪滿,再套上一格蒸籠鋪上白棉布,倒入枸杞。一連用了四個蒸籠才鋪完枸杞。最後再蓋上鍋蓋。
枸杞是直接曬乾還是蒸熟後曬乾,顧念選擇了後者。潛意識裡覺得蒸熟了再曬不容易壞。
院牆外面很熱鬧,村裡人都在挖紅薯了。顧念聽到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