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軍武世家 (第1/2頁)

光是一句西麻東李並不能概括明朝後期的邊鎮軍事集團全貌,麻貴和李成梁只不過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在他們的光環下面還閃爍著很多小光點,特別集中的地區就是延綏鎮。比如杜松和杜文煥叔侄,就是延綏鎮軍籍出身。 延綏鎮,明朝設立的九邊軍鎮之一,大概位置在後世的陝西省北端,從府谷縣黃河西岸順著明長城蜿蜒向西,沿途經過神木、橫山、榆林、靖邊等地一直到定邊縣為止,與寧夏後衛相鄰,東西寬600多公里。 別看這片狹長的區域面積不大,但位置卻很重要,正好卡在黃土高原北端,再往北就是河套,是遊牧民族南下的主要通道。 為了阻止瓦剌蒙古各部有事沒事打草谷,明英宗繼位之初就命人在此修築堡墩衛倉。整整弄了十年,終於算是建好了比較完備的防禦體系,統稱為1鎮3路39堡。 1鎮指的是延綏邊鎮的治所榆林城,城中百姓不多,基本全是駐軍、家眷和後勤工匠,城高牆厚、糧草充沛,常年保持在萬人規模,總兵府也在其中。 3路是指三個防區,分為東中西,每路由一員參將統領。東路轄9座軍堡,駐神木營城,統兵一萬二千餘;中路轄13堡,駐保寧堡,統兵兩萬一千餘;西路轄17堡,駐安邊營城,統兵一萬三千餘。 這些軍堡並不是沿著一條線修建的,而是南北交錯在長城內側形成了兩條線,北側的稱作大邊、南側的稱為二邊 ,相距從5、6裡到20多里不等。 小堡兵力幾百、大堡兵力上千,皆選交通要衝、地勢險峻之地,內有水源、易守難攻。一旦發現敵情,軍堡之間用烽火互相聯動,敵人少了則主動出擊,敵人多了就閉門待援。 這套防禦體系洪濤其實很熟悉,當年北宋就是用成串的軍堡鎖住了西夏,再用縱深百里的樹林和水塘阻擋了遼國,致使其不能隨意南下,給步兵足夠的反應和調派時間。 時間過去了幾百年,但農耕民族對付遊牧民族的戰術並沒有實質性進展,依舊還是這一套,變化了的可能就是在軍堡上多裝備了少量火炮和拿著火銃計程車兵。 經過上百年的征戰和修繕,有些營堡被廢棄了,有些則是後來加建的。此時此刻還剩下36座,但兵力沒有減少,仍保持在4萬到5萬之間。如果遇到大戰,儲存的糧草兵械短期內至少可以供20萬大軍駐紮。 看到沒,這就是歷史上農耕民族雖然比遊牧民族富,卻總是耗不過對方的根本原因,戰略上處於絕對被動地位。 不管有沒有敵人南下,都要常年在上千公里的邊境上安置龐大兵力駐守,且儲存很大數量的軍事物資,每時每刻都在損耗。反觀遊牧民族,弱的時候可以遠離農耕民族到草原深處修生養息,只派少數人在邊境騷擾。 啥時候攢足力氣湊夠人手了,啥時候選擇一兩處防禦薄弱的重點突破。只要打穿邊境百里之內這層硬殼鑽進腹地,隨處都可以縱馬狂奔如入無人之境,想搶多少搶多少。 待追兵來了再借著強大的機動力甩開,沿原路返回或者重新尋找突破口。遭遇了敗仗也無所謂,大部分還是能跑回去的,繼續到草原深處舔傷口就是了。 反觀農耕民族這邊,城市毀了,農田荒了,人口少了,積累的財富沒了。不管多吃苦耐勞,想恢復也得付出成倍的努力和時間,怎麼算怎麼虧。隔幾年來一次,用不了十次八次,再大的帝國也得被折騰窮、折騰垮。 想杜絕這種有敗無勝的局面只有兩條路,要不想辦法讓遊牧民族各部無法統一,總是互相內鬥;要不主動出擊,反過來打擊遊牧民族的主力,對其造成不可逆的人口損失。 事實上明朝還算比較幸運的,從元朝北逃之後草原上就一直沒消停過,各種名頭的大汗層出不窮,內鬥經久不衰,誰也無法真正做到統一。 否則按照老朱家搞經濟的水平,怕是熬不過一百年就得被折騰黃了。軍堡修的越多、軍隊佈置的越多,窮的越快。只要手裡沒錢了,不用外人打,內部保證先亂套。 那為什麼偏偏延綏鎮出名的將領最多呢?其實不該這麼問,應該說為什麼延綏鎮出名的軍武世家

最新小說: 從聯姻開始成仙 符妖:我收錄了志怪小說 凡人修仙之我有荒唐鏡 穩健修仙,整個修仙界都是我家 探仙蹤之回家計劃 丹心逆天 仙門傳奇之林風天命 劍指燕雲 我修仙十連保底 故事快傳 還是孩子的我,居然成了北境之主 我修混沌決 詭海奇航 嫣元記 狂加詞條從種植靈果開始 敗犬女帝,把頭髮盤起來! 大唐妖仙,從掌控雷法開始 彌羅劍仙 長生修仙,從只剩半年壽命開始 洪荒:我鯤鵬不是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