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護衛劉協返回皇宮之後,十二歲的劉協依舊心慌,想讓劉和留在皇宮。而此時長安皇宮內,有很多官員及家眷,逃進皇宮避禍。劉和便答應劉協,留在皇宮安定人心。
天黑之時,皇甫嵩行至劉和麵前。將長安城內情況,告知劉和。不久後,張飛也行至劉和處。言說呼廚泉,趙雲二人領輕騎,俘虜大量涼州降卒,問劉和如何處置這些俘虜。
劉和與皇甫嵩商議之後,皆認為須將這些涼州降卒,全部收編。劉和認為,以皇甫嵩之聲望,及皇甫嵩同為涼州武人出身。認為讓皇甫嵩領兵前去收編,才最為妥當。故而便請皇甫嵩領兵出城,收編這些涼州俘虜。皇甫嵩也不推辭,便辭別劉和而去。
翌日,劉和奏請劉協,在未央宮召集百官議事。待眾臣陸續趕來大殿之時,劉和早已站立殿中。這些大臣,多數皆不認識劉和。只有部分大臣在昨日,劉和護衛劉協入宮之時,見過一面。如今劉和也在大殿,故而有不少大臣恭維劉和。劉和也十分謙和,一一向大臣施禮。
片刻之後,劉協在御座坐下。眾臣便皆參拜劉協!隨後劉和站出來,開口說道:如今,城外叛軍已然潰散。想必皆零散於三輔四處,故而臣請命,派兵清剿這些叛軍。望陛下允准!
眾臣聽罷皆點頭,紛紛贊同劉和所言。劉協便說道:皇兄所奏甚是,此番皆仗皇兄領兵勤王。朕與百官,以及關中百姓,方免於被李傕郭泛殘害。朕封皇兄為大司馬,開府。
劉和聞言一驚,當即下拜。內心疑惑,劉協不過十二歲年紀,怎會說這些?殿中百官也驚詫不已,皆看向跪拜於地上的劉和。劉和隨即開口說道:臣劉和,年方弱冠,才淺德薄。豈敢擔此重任?望陛下收回成命!
此時,楊彪出聲說道:陛下,劉將軍此番自河北之地,千里攻入關中,勤王救駕。確是功蓋天下,老臣贊同陛下之意。其它眾臣,見楊彪如此說,便也出言認可。劉和也未曾想到,楊彪竟會如此言說。
未待劉和多想,侍衛通報皇甫嵩入殿。待皇甫嵩行至劉協面前,跪拜說道:臣皇甫嵩,拜見陛下。劉協便讓皇甫嵩起身。
隨後皇甫嵩便說道:陛下,被劉將軍擊敗的叛軍,已然四散逃竄。老臣已收編萬餘降卒,而董卓麾下諸將,皆往西逃往涼州。劉將軍麾下騎軍,正竭力追擊。沿途亦盡是降卒,故而老臣請命,領兵出長安,前去收編沿途這些降卒。
劉協聽罷,便同意皇甫嵩所奏。隨後,將封劉和為大司馬的打算,告知皇甫嵩。皇甫嵩聽罷,得知楊彪與眾多大臣,皆認同此意。便也贊同劉和,擔任大司馬一職。劉和想要推辭,然劉協,皇甫嵩與眾臣。皆勸劉和,以大局為重,如今長安局勢剛穩,百姓多彷徨不安。劉和見狀,便也不再推辭。接受了大司馬一職。而皇甫嵩,也被封為驃騎將軍。
第二日,皇甫嵩便離開長安城,一路向西收編叛軍。而此前,董卓修建的太師府。也被劉協賞賜給了劉和,改成了大司馬府。劉和知曉,李傕郭泛雖敗,然麾下叛軍戰力,依舊不容小視。
便讓樂進,張遼領右營武卒,太史慈,顏良,文丑領後營武卒。隨皇甫嵩領軍一起,將三輔之地所有叛軍肅清。而關羽統領前營,以及帶來的萬餘郡兵,駐守長安。守衛皇宮的禁衛,只剩下數百人。劉和便將五百親衛虎士,皆編入禁衛,讓許褚負責宮禁。
故而,劉和已然控制了整個長安城。之後數日,劉和皆四處巡視,穩定人心。而郭嘉,戲志才二人,則在大司馬府,幫劉和處理開府一事。劉和得知張濟,還屯兵在弘農郡。便寫了一封書信,派使者前去勸降。同時還給使者一個木盒,交代說道:若賈詡,賈文和。此時身在弘農郡,便將此木盒予其。不久後,使者便出發趕往弘農郡而去。
歐承,左慈,于吉三人,依舊留在河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