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15年創辦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以後,就以“注重儲蓄”為辦行方針。
不斷推出“一元開戶”、“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付息”、“定活兩便”等各種新型儲蓄方式,以服務社會,方便顧客,吸引了大量的儲戶和散客。
因而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使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儲蓄存款大增。
林子軒來自後世,知道儲蓄雖然繁瑣,但卻能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他同樣注重儲蓄,不過林氏商業銀行本來就不大,吸引儲戶的手段不多。
在1923年,上海有洋商銀行24家,華商銀行60家,他想要在這些銀行中脫穎而出,極為困難。
而且,華商銀行中以浙江人開辦的居多,其中較為有名的是“南三行”。
南三行是浙江興業銀行、浙江實業銀行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合稱。
三家銀行都由江浙籍銀行家投資創辦和主持管理,並都以上海為基地,在經營上互相聲援、互相支援,互兼董監。
和“南三行”對應的是“北四行”,這個“北四行”就是上面提到的鹽業銀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和大陸銀行。
以上基本上就是這個時期中國華商銀行的現狀。
第一百七十一章 文化沙龍
六月底,賽珍珠和她的丈夫布克一起來到上海,他們將和林子軒匯合共同前往廬山。
林子軒在上海熱情的歡迎了他們,這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
賽珍珠三十一歲,按照中國人的標準,不算漂亮,她有著一張深邃的面孔,帶著美國人的爽直,是那種喜歡交際的型別。
她的丈夫布克較為沉默,是一位著名的農學家。
他在金陵大學教授農業技術和農場管理的課程,創辦了金大農業經濟系並任系主任,因出版《中國農家經濟》等書而被視為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
兩人的性格可以說截然相反,賽珍珠活潑熱情,布克內斂深沉。
在上海,林子軒盡到地主之誼,帶兩人遊覽了上海的各處景點,還組織了一場文人之間的聚會來向上海文壇介紹賽珍珠,大多都是他相熟的朋友。
此時的賽珍珠在文壇小有名氣。
因為林子軒的推薦,她在美國的《大西洋月刊》上發表了幾篇隨筆,以一位美國女性的視角介紹她在中國的生活,以及對中國的看法。
這些文章在美國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這是因為賽珍珠美國人的身份,還有她頗具傳奇色彩的生活。
在美國人看來,賽珍珠自幼被帶到中國,還能在中國生活三十年,至今還活的好好的,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由此可以看出,美國人對中國的瞭解是多麼的貧乏。
他們認為中國是個貧窮落後,到處戰亂,疾病叢生,沒有任何安全保障的國度。
從賽珍珠的文章裡,他們察覺到中國和他們印象中的不太一樣,雖然中國百姓很貧窮,但在中國的外國人生活的還不錯。
賽珍珠在隨筆中寫了對於鎮江的回憶,讓美國人瞭解到中國普通人的生活和習俗。
不少美國人寫信給她,讓她繼續寫作,受到鼓勵,賽珍珠計劃寫一本記錄中國農村生活的長篇小說。
她和丈夫曾在安徽宿州的農村生活過三年的時間,對於農民的生活有所瞭解。
不過她沒有寫作長篇小說的經驗,這次就想著和林子軒探討一下。
在中國,永珍書局發行的《永珍》雜誌上同樣刊載過賽珍珠的文章。
林子軒給賽珍珠開了一個專欄,叫做“一個美國人眼中的中國”。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賽珍珠陸陸續續的發表了十幾篇文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