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高興,他們平時可想你了。
等下回燉了湯大伯母再喊你過來喝。”
走出大伯家,顧溪沿著一條彎曲的小路走了100米,就到顧阿爺顧阿奶住的老宅子了。
老宅是70年代顧阿爺分家後自己建的泥磚房,用木板隔出了個二樓。
在那個年代的農村裡,能起這樣的房子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顧阿爺每次講起來他起房子的經歷都很自豪。
顧阿爺和顧阿奶在這座老房子裡生活了大半輩子,共同養育了三兒一女。
老二顧建武從小學習就好當時考上了高中,現在在市裡中學當老師,是阿爺最有出息的兒子。
么女顧玉珍廚藝好,現在在隔壁省開了家粉店,生活得也不錯。
而老大顧建文和老三顧建林也就是顧爸,一直都在村裡,靠田地為生,平時去鎮上打打零工。
雖然沒存下什麼錢,但也養大了自己的幾個孩子。
兒女們都成家立業搬出去了,顧阿爺顧阿奶捨不得老宅,所以一直不願意搬去跟兒女一起住。
說是老房子有人住才有人氣,如果沒人住了很快就會塌掉。
這話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像是村裡好些沒人住的泥磚房都塌了。
不過,顧溪覺得主要是因為沒人住,有哪裡漏雨沒辦法及時發現。
泥磚房最主要的就是防水的,如果不能及時檢修,房子塌掉也很正常。
顧阿爺和顧阿奶在村裡,平常是顧大伯和顧爸照顧得更多一些。
他們見老兩口不願意搬去跟他們住,實在拗不過,平時也只好多往這邊走走,免得老兩口有事找不著人。
顧溪站在這間十分有年代感的老房子面前,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熟悉感。
她在老宅出生,在老宅長大,可以說老宅承載了她對於石山村所有的記憶。
至於她家現在住的新房子,是她上了大學後顧爸手裡攢了點錢才起的。
此時,天已經徹底黑了,點點燈光從一樓的木窗子裡透出來。
顧溪敲了敲門,喊了聲:“爺奶,是我阿溪啊,我回來了,給我開開門。”
屋裡正聽著收音機的顧阿爺聽到叫門聲,聽著好像是顧溪的聲音,趿拉著鞋子從椅子上起來,腳步匆匆地過來開門。
老舊的木門發出“嘎吱”一聲,門就開了。
顧阿爺站在門內,眯著一雙老花眼看了半天才確認是顧溪。
他驚喜道:“是阿溪啊,回來怎麼也不提前跟爺奶說一聲,我好給你留門。快快快,快進來。”
說著還移了半個身位到一邊讓顧溪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