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堡派出人馬,拱衛車駕。出了濟南之後,很快就看到有留守兵士侯立兩旁,乾淨利落地行禮之後便跟著馬車奔跑護衛。
這種全副武裝的強行軍要持續十里,直到下一個軍堡的護衛出現在預定地點,然後開始接力。各縣城早早就命人黃土灑道,縣令率領本縣老人在城門口迎接,由本縣警察和巡檢司開道護衛穿過縣城,繼續前行。
如果剛好碰上需要休息的情況,縣令還得準備伙食招待。
在經歷過長途行軍的錘鍊之後,這趟遠行簡直就是輕鬆愉快,一掃朱慈烺對出遠門的糾結。
大年初八日早間,朱慈烺從最後一處駐蹕處出發。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中午就可以在萊州吃午飯。
在車上,朱慈烺要了最近技工學院的進展報表和一些立項報告,瞬間就發覺自己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
這個錯誤更像是個美麗的誤會,朱慈烺努力推進物理、化學知識,推行科學方法和觀念,卻沒想到灌溉出了一朵奇葩。
技工學院秉承朱慈烺的指示:最大限度變理論為實踐;最大便利推廣理論基礎。一方面將理論應用到實際之中,一方面又要方便這些理論的推廣,讓沒什麼文化基礎的工匠也能儘快學會。
所以方以智提出的阿拉伯數字推廣計劃被湯若望之外的其他教授否決,所有數字採用改良過的蘇州碼子,因為這種草碼在大明已經有了廣泛的民眾基礎,即便目不識丁的碼頭工人也認得全。在其他教授看來,阿拉伯數字完全是一種“外文”,如果要用它替代草碼,所造成的教育成本會很高。
朱慈烺看著這份記錄,也暗暗問自己:是讓自己服從這個社會,還是讓社會服從於他?他當然有權力有理由強行推廣印度人發明的阿拉伯數字,因為阿拉伯數字都是一筆而成,而草碼中有一部分數字是需要三到四筆的。
對於接觸數字較多的會計行業,蘇州碼子無疑增加了數倍的書寫量。
想到這裡,朱慈烺暗下決心,就算不強行推廣,也該給民眾一個選擇的機會。後世中阿拉伯數字取代了各種其他數字,並非沒有原因。
解決了數字體系的問題,朱慈烺隨手將這份記錄放到了最後。新呈現出的報告中間,一行詭異得如同密語的豎列式闖入他的眼球,在驚喜之餘也帶來了強烈的驚嚇。
“素瑤,”朱慈烺往後靠了靠,“這新任教授熊明遇是誰人?”
陸素瑤沒有被皇太子過於親近的稱謂擊昏,謹守心神,腦中已經飛快轉了起來,幾乎應聲答道:“熊教授是江西進賢人,萬曆二十九年進士,崇禎元年遷南京刑部尚書、拜兵部尚書,致仕後又起原官,改工部尚書。他的受聘報告是與秦督勤王的報告一起進呈的,當時殿下尚在休養之中。”(未完待續。。)
ps: 求推薦票~~~
三五三 不知有月空中行(二)
崇禎十八年的正月初八日,朱慈烺乘坐馬車到了萊州府技工學院總校區。在不斷吞併周圍屋舍之後,這座學院已經佔據了整整兩個街坊,幾乎佔了府城的四分之一。非但如此,技工學院附屬的各工坊也漸漸連成一片,聚集在南城廂。
這種擴建也符合朱慈烺的交代:擴大規模。
要想推動生產力,絕非一天兩天能夠做到的。倒是擴大生產規模並沒有什麼難度,無非就是銀錢充足,人力充沛。在當今亂世,糧食是比金銀更重要的硬通貨,所幸朱慈烺並不缺糧。
再者,朱慈烺借聖旨頒發的“免匠役法”也已經傳到了各府縣,從法律上結束了大明承襲蒙元的匠籍制度。
這道法令讓工匠們對朝廷的認可度直線上升。雖然仍舊要接受官府指派,但能夠以此獲取工錢,而非之前的服役,生活有了根本上的改善。當他們發現受僱於技工學院的待遇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