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乳名石堅的獨子。並繼續就是否冊立嫡長房展開討論,讓朝鮮方面稍安勿躁,允許李淏以權署國事的身份行使朝鮮國王的職權。
同時,大都督府也發函魏雲,強令他繼續執行既定方案,謀取江華島的治權。——整個朝鮮的主權都在大明。
魏雲接到訊息就知道北京對是否吞併朝鮮有了不同看法。這也是文官的老嘴臉,當年正是那些鄉愿攛掇著宣宗放棄了交趾布政使司,而有了今日的安南之亂。這非但不利於大明,一樣不利於藩國,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
接到都督府的催促之後,魏雲終於賞臉見了鳳林大君的使者,自己的“好友”林在中。因為自己的戰略被上司駁回,魏雲臉上自然鐵青,卻讓林在中以為他在朝鮮受了氣,好一番賠禮。
“若是辱我也就罷了!為何辱我恩官,幾乎害他被撤職查辦?”魏雲怒氣沖天,也趁機發洩心中不滿。
“卿舉兄何出此言啊!”林在中大驚。陳德好歹是提督朝鮮軍務的總兵官,誰敢對他不敬?
“其一,你們不將兵馬交給他操練;其二,不肯給江華島讓他駐兵。北京的老爺們只道他無能,要歸罪於他呢!”魏雲喝道。
林在中茅塞頓開,連忙道:“這絕對是誤會!我這就面見我王,定不叫將軍難做。”(未完待續。。)
ps: 求推薦票,求月票~~!
六零六 倚劍東冥勢獨雄(7)
林在中回到景福宮,將魏雲態度變化的原因告訴了李淏。
李淏大為懊惱,直拍著自己的大腿道:“竟然是為了這事。大明要在江華島上駐軍,又肯自備糧秣,這於我東是天大的好事啊,焉有不許之理?先王在時就與領議政在協商此事,寡人豈有不遵之心?快快告知大明天使,這純屬誤會,只要冊立寡人為王,必當立約讓地。”
在這個時代,國土概念還十分淡薄。許多邊塞之地,只因為產出與投入不成正比,說棄也就棄了。後人固然知道那些荒山裡也藏了寶藏,但時人卻不知道。就算朱慈烺知道,以大明的技術手段卻無法勘探、開挖,所以說服力也不強。
至於戰略要地,更是普遍缺乏這個概念,江華島對於朝鮮而言不過是第五大島,並沒有人覺得大明在漢陽門口駐兵有什麼不妥,反倒還能增添安全感。
以冊立國王交換江華島,實在是明、朝兩國的共同意願。
大明卻已經不是原本的那位“慈父”了。
駐兵江華島只是控制朝鮮的第一步,第二步便是將昭顯世子僅存的兒子石堅賜名“檜”,封慶善君,護送到江華島進行保護。雖然李淏如願以償得到了朝鮮國王的爵位,但這李檜的存在卻是讓人如鯁在喉,如芒刺在背。
只要大明願意,隨時都可以給李檜更合法的大義,讓他成為朝鮮國君。
崇禎二十二年六月,陳德正式在江華島開設朝鮮總兵府,五百明軍分乘兩船到了江華島駐防。李淏也如願以償,得到了大明承認他為朝鮮國王的封誥。
之前與陳德一同入朝的文職官員並沒有遷到江華島,而是仍舊留在漢陽。越來越多的大明生員跨海到了江華島。然後奔赴漢陽,旋即分散前往朝鮮八道,宣講儒學,為朝鮮的文治貢獻自己的力量。
當然,是用漢語。
精通漢語的兩班貴族和中人子弟,則可以在漢陽參加大明的科舉。然後進入大明吏部銓選,前往大明為官。他們的官職一般在八、九品上下,任職地點則在首善之區的順天府。其他人若是有朝鮮的功名,則只要透過漢語口語考試,一樣可以獲得去大明做官的資格。
此規定出臺之後,朝鮮士子爭相奔走,當年就有三十餘人透過了漢語口語考試,獲得了前往大明為官的資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