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越活潑。
甚至利用堂帖討論,不懂的放下身架請教,如果地方官做得好的,一律鼓勵讚揚。
此例他人不可效仿的,無他。宋九才三十二歲,放在人生旅途中才剛剛起步,然而在官場上,他只是一個小孩子,與新科進士相比,他比呂蒙正還小一歲,比張齊賢小三歲。所以他不顧宰相顏面,請教地方官員沒有關係,然而其他人就不行了。
但不能說宋九是攏絡人心。首先他沒野心,這個詞放在宋九身上就不適合。其次他並沒有為了攏絡人心而不顧對錯,對了就對了,錯了就錯了。即便趙匡義的意旨。錯了,他也提出自己的建議。
可在宋九帶動下,死氣沉沉的官場立即變得活潑起來。
甚至有膽大的地方長史利用堂帖。與宋九開玩笑,強詞奪理去討論政務。
還有的長史想上位。想給宋九留下深刻的印象,於是大事小事。不停地遞奏呈,再與宋九討論爭議。
這也沒有關係,想上位是好事兒,盧多遜對這些官員反感,可宋九卻在邊上勸說,不想上位,就失去了上進心,就不會有多少作為,還能當好官員嗎?那怕自己,聽到皇上任命自己為參知政事,心中也同樣歡天喜地。況且他人。
這就是宋九的陽謀。
趙普復歸,讓宋九擔心不已。
得罪了宋九沒關係,多是公事公辦,得罪了盧多遜,頂多仕途受到影響,得罪了趙普,那悲催了。看一看姚恕,未來的候莫陳利用,雷德驤、趙玭如果不是趙匡義插手,最後下場會是如何,未來盧多遜到了嶺南再也沒有回來,史書上還留下萬載臭名,蘇曉雖沒有打壓下去,名聲同樣臭掉,大街小巷說他無子卻是報應。若此,宋仁宗無子,又是因為什麼結果得到的報應!如果不是馮瓚身體好,能在殺人島(沙門島)上活十年之久?
所以宋九擔心。
他想過很多辦法,或者利用衙內的關係,再來一個河洲類似的經營手段,也被他否決。
有作用,但也要看對付什麼人,若是張霽,衙內一呼百應,紛紛去江州表示支援,但若是趙普,還是沒有用。
或者想辦一個旬報,月報,掌握輿論,可是在趙匡義朝,自己又是宰相了,會不會默視自己那樣做?
因此宋九才如此做。
第一是努力小心地處理政務,政績才是根本所在。
但有政績還不行,難道馮瓚沒政績嗎?
除了政績,還必須有龐大的人脈關係,因此“格守本份”,不抬高身架。
並且他人不能指責,在他帶動下,不但官場變得活潑,官員也變得更上進,更有進取心。
實際這些官員個個都是人精兒,他們不能對宋九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可能在其他方面報之,那就是河洲書院的學子!
河洲書院也有不少學子進入了官場,多是低層官員,有些人做得不錯,趙匡義沒有額外提撥,宋九能理解,眼下河洲書院依然帶著深深的宋九烙印。
然而宋九漸漸與書院不來往了,時間一長,這個烙印就會淡下去。
趙匡義有顧慮,宋九對這些學子也從嚴要求。但只要下面的各州長史稍稍提撥,這些學子還會有前途的,那麼幾年後,烙印一淡,就會有許多學子漸漸上位。
無論宋九怎麼去做,這些學子依然與宋九有一定的聯絡,大立場上會站在宋九一邊的。
一旦這些學子,以及一些感謝欣賞宋九的官員龐大起來,他就會變得象史上的王安石,司馬光那樣。
到那時,趙普如何敢打壓宋九?
……
天氣漸漸高闊起來。
碼頭上站著許多衙內。
依然是宋九的提議,闍婆、打板、新拖、蘇吉丹、莆加龍與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