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壺濟世,就是修行!”
巴京心神震動。
隨即又是若有所思起來。
堂堂中華閣院師,怎麼可能會聽不懂李易爺爺話中的意思?
曾幾何時,他也是忙碌於救死扶傷的大醫。
雖然算不上懸壺濟世,卻是對醫學充滿探索的求知慾。
每天都在勇猛精進。
五十歲就被錄取中華閣,進入中華閣十年,先後更是攻破了兩項絕症。
榮為院師。
但之後的巴京,逐漸嚮往著煉丹之法,追求丹方。
對於一般的行醫治病慢慢沒有了什麼興趣。
因為巴京已經認為治病是小道。
沒有什麼病能難得住自己,有的話,那就是沒有好的藥。
好的藥在哪裡?那就是比湯方更為奇妙的丹方。
直到遇見秦旗山,巴京才猛然發現,自己引以為傲的醫術,竟然看不好一個秦旗山。
自以為是神醫的巴京,足足辯證的七年,就是看不好秦旗山。
而他沒能看好的秦旗山,卻是被李易一次祝由術就看好了。
甚至還破了秦家人前天跟他人說過的什麼血咒。
巴京也知道祝由之術,但祝由之法在巴京看來,不過是類似一種催眠的旁門左道而已。
怎麼可能治好秦旗山的血癌?
或者是秦家人說的什麼血咒!
但秦旗山是真的好了。
巴京親自檢查過秦旗山的病況,震驚的發現秦旗山正在好轉。
正好中華閣有錄取李易的意思。
巴京更是授命前來邀請李易。
此刻見證了李易,巴京才有種恍然大悟。
不是他理解的不對,而是他根本就沒真正走到對的方向。
醫道,不是求來,而是學來。
求道本身的出發點就是錯的。
就像僧人或者道士,出家求道,一旦有了求道之心,那就不可能求得真理。
僧人或是道士出家,都不應該求道,而是學道!
學道,出發點一對,才能走得更長走得更遠。
一個是求,一個是學。
高下立判。
李易懸壺濟世,行醫治病,這本身就是在學道。
而他在中華閣反而是有在求道的執著,誤入了歧途。
行醫治病,本身就是在對煉丹之法的剖析。
因為他老師也說過,人體就是一個丹!
“是我錯了,是我誤入歧途卻不自知。”
巴京忽然懊悔不已。
自從進入中華閣,雖然接觸到了更多,醫術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醫道也有了質的變化。
卻是誤入歧途的太過於追求,太執著與求道,而沒有去學道。
但也幸運。
幸運遇見了李易,得到李易此刻的指點。
頓時心靈滌盪,明心見性。
找回了最初那顆探索醫術的心。
欲求大道,先正其心。
巴京此刻有種脫胎換骨的明悟。
醍醐灌頂一般。
相信回去之後,對煉丹之法了肯定有更深刻的理解。
就算煉製不出丹方,煉製出來的藥劑,也絕對會更好。
“老師!”
夏品侯只有震駭。
他的老師已經是真正大醫的存在。
卻是對李易敬若神明。
夏品侯雖然心中早就猜測李易肯定更厲害,畢竟他的兒子夏龍海就是李易看好的。
但沒想到自己的老師竟然對李易如此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