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了四月,梁志廷在放了手下人將近一週的假期後,終於將槍口對準了離虎頭山最近鋤頭山上的綹子。
由於兩山距離相近,近幾年還爆發過幾次小衝突。所以武家兄弟對於鋤頭山上的綹子是門清的很。
清索山脈越往北山裡的綹子基本都是從索倫郡各縣裡活不下去出來的。
不同於虎頭山武家兄弟的精兵政策,其餘山頭則是更喜歡以量為準。
所以導致了虎頭山到現如今在加上樑志廷一夥人加入後還沒有超過三百人。
但是精兵政策也有好處,那便是對於武器和糧食的需求更少。
打一次秋風分到每個人手裡的食物更足,良性迴圈下手下的戰鬥力會越來越強。
而其他山頭多則六百之眾,少則也有四百之數導致了僧多肉少。
能讓他們打秋風的縣城只有那麼幾個,各山頭的綹子又過多。
即便搶到了糧食分下去後,一些手下還是會捱餓,就導致了戰鬥力一直提升不上去。而且大部分山匪以前都是百姓出身。
這也讓清索山脈各處的綹子經常互鬥。虎頭山近幾年自然也不能例外。
但是來打虎頭山的山頭毫無例外都吃了虧,這裡自然也就包括了離虎頭山最近的鋤頭山。
漸漸的也沒人敢來找虎頭山的麻煩,而武大郎也深知槍打出頭鳥的道理,所以一直在控制著武二郎蠢蠢欲動的野心。
現如今當梁志廷提出要整肅清索山脈統一七百里山脈裡所有的綹子時,武二郎自是第一個舉手同意。
見識了火器的威力後,武大郎自然是沒有反對。其他人則是更不必說,都聽從梁志廷的調遣。
根據武大郎的描述,鋤頭山上的綹子頭名叫張五嶽,是索倫郡人。會點武功但是一般,曾經被武二郎幾個回合便打翻在地。
手下養了近六百人,主要活動於靠北的索倫郡下轄的幾個縣。與其說張五嶽是個山匪,不如說更像個商人。
此人靠著山裡獵獲的野物,用一些珍貴的皮革,內臟,還有山裡的藥材和索倫郡偶爾做生意。
靠著偶爾往來的生意和下縣打秋風,張五嶽的山頭過得還算舒服。
手下人雖說做不到說書人口中說的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但是起碼溫飽還是能解決的,比種地要好很多。
鋤頭山的地勢一般,整座山因為形似鋤頭的正面直挺挺的矗立起來,活像個大石板子。所以得名鋤頭山。
在瞭解了鋤頭山的地形以及人數後,梁志廷心下便有了數。自己這邊傾巢而出也就三十三人的配置。
由下而上的攻山戰鬥像2這種需要陣地才能發揮最大威力的裝備則直接被梁志廷否掉。
而且自己這邊能打的全都離開,山裡不留個大殺器梁志廷心裡也不會放心。
人手方面梁志廷將侯大和侯五以及武大郎留在山裡不打算帶走。留武大郎和侯大是兩人比較沉穩,守山比較合適。
侯五則是因為會使用2,被梁志廷留下來作為小瓜的前輩導師。
小瓜雖說理論知識已經很清楚了。但是至今一槍未開的他梁志廷還是不免有些擔心。
剩餘的侯家四兄弟以及武二郎外加上二十七個鏢師則是被梁志廷全部帶走。
除了侯六依舊喜愛加蘭德以外,侯二侯三侯四和武二郎全都清一色的選擇了g42。
梁志廷也是大方的給四人每人配了兩個彈鼓。剩餘的鏢師則是依舊配備加蘭德。
這一週時間,梁志廷藉著前世的記憶指導趙蕊兒縫製出了類似於前世的子彈袋。
雖然樣式不太好看,但是斜綁在身上也大大的增加了個人攜帶子彈的數量。
奈何趙蕊兒一個人做不到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