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們現在吃的大米。”溫淺淺跟戰澈解釋。
“不過我們這邊叫雜交水稻,是我國著名工程院士袁爺爺研發出來的。”
“他的目的很單純就是不想讓老百姓捱餓。”
“如果在春季播種,也就是正常情況下種植,一畝地最多產量可以達到1000-1500公斤。”
“當然種植時間和地點也會造成稻穀的產量差異。”
“不過最低產量也可達到700斤以上。”
戰澈聽完溫淺淺詳細介紹後整個人都震驚了。
他們這邊水源好,土地肥沃,種植得最好的也只能收1兩百斤,而且這個是要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才能長成的。
在聽到溫淺淺張口就是2000斤收成後,戰澈被驚呆了。
這可是他們這個時代的10倍啊!
如果真的如神明說的那般,那陽關百姓以後就再也不會捱餓了。
也不會出現妻離子散,這將代表什麼?
戰澈不敢想象。
一季水稻可以收這麼多,按照這個進度下去豈不是全國都不用捱餓了?
即便以後神明沒辦法在供給他們也不會餓死。
戰澈核算,目前搞種植比帶兵打仗強太多了。
傍晚,溫濤,高遠,陳鵬,馮少凌都回來了。
戰澈將今天溫淺淺說的那些給他們幾人重新敘述了一遍。
聽到送來的稻穗能收兩千斤,幾人的眼睛瞪得老大。
他們臉上同時流露出來的表情跟戰澈剛聽到溫淺淺說的那時一模一樣。
2000斤到3000斤這是什麼概念啊!
對於他們這種收成好的時候才200出頭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天書。
要是水稻和玉米都能達到神明說的那個數,這將是震驚整個華夏的壯舉。
溫濤欣喜的抱著大米愛不釋手。
他覺得自己現在抱著的不是大米,而是整個陽關,乃至全國的財富。
當然,溫淺淺給他們的遠遠不止水稻玉米,還有馬鈴薯,紅薯,長豆,韭菜等等。
這些都是她選的最優良的品種。
不過溫淺淺也提出擔心,畢竟古代的土壤和現在的不同,即便有同樣的肥料她也不敢保證會有那麼多的收成。
所以她建議叫戰澈先劃出一部分土地來做實驗。
戰澈覺得她這樣說很有道理,而且這樣也比較保險。
最最主要的是,這些土地已經乾涸很久。
想要進入正式收成估計會有點難。
戰澈叫溫濤將挨著水源近的地劃一部分出來。
其餘剩下比較乾旱的地,先種一些耐乾旱的種子。
比如長豆,韭菜,絲瓜,南瓜等等。
硬地叫士兵用挖土機多挖幾遍。
相比人力,機器的效率非常快。
經過一天的磨合,好幾個將士已經能夠非常熟練的使用挖地機。
還有自動灑水車。
他們只需要將灑水車裝滿推著機器走就可以了。
戰澈將陽關熱鬧景象拍成照片列印出來連同紙條一併放入水缸中。
陽關有現在這片繁榮都是溫淺淺給的。
當她看到戰澈寄來的照片比誰都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