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窯子懂得嫖者不嫖,能在春色風月中不及於亂,不沉鴆其間,這才算尊,這才能正!”
是以鐵手最是明白:諸葛先生應事處世,別有一套方法,並不拘泥於世俗成見。諸葛常對他說:“歷史上君子誤國,有時尤甚於小人;小人誤國,往往僅因一己之私,但君子誤國,多自以為是,貽禍更烈矣。”所以他始終能久侍君側,能跟傅宗書、王黼等一眾小人奸宦周旋到底,也是因他對諫君之道,能靈活運用之故,而不像一眾所謂忠臣大儒,老是扳著道學臉孔,動輒教誨、訓話,一旦如此,這些好大喜功又耽好逸樂的天子王孫,當然都敬而遠之,甚至遠而忌之,到最後只有忌而殺之。
鐵手一向知道諸葛先生足智多謀,敢作敢為,最難得的是他的想法,一直以來,都能保持年輕的心境,甚至比年輕一代更新穎前衛,是以鐵手等四師兄弟,常在諸葛先生的影響下得到激發:原來人生不是這樣子的,哦,原來人生不止是那樣子的。
所以鐵手問:“這麼說,劉芬手上有金梅瓶,原是好事,又怎會引惹禍端呢?”
諸葛先生道:“問題就在這裡。在唐時這寶物就已很出名,《風物異志》和《道宗四逸少連書錄》都有提到此物,一些比較淫亂的雜書諸如《歡蓮妙得》裡就有特別說明:只要將陽物往瓶裡一塞,定必自壯而碩,妙不可言,凡女嘗之莫不尋索求再。這樣聽來,確實有點妄誕。此瓶自安祿山之亂後,不知輾轉落於誰手,直至劉芬娶赫連小姑之時,他的好友兼侍衛總管凌尚巖曾在眾人前打趣的數落他:“你年紀也不小了吧
一樹梨花壓海棠,小心罩不住,滾下床!”大家都笑了。劉芬一時沉不住氣,便說:“怕什麼?我有金梅瓶,你們沒聽說過嗎?”在座的都讚美的哦了一聲,劉芬又得意洋洋的道:“有了它,還怕娘子尿床麼?我還小,我不過五十七歲,唐時,七十二歲的老藩王有了它,還一夜四歡,夜夜竟宵呢!”劉芬這麼一說,就等於公開承認他有金梅瓶了。”
鐵手道:“這下,他可好了。君子無罪,懷璧其罪──何況劉芬也算不上是什麼君子,這金梅瓶也不知怎麼得來的!”
“便是。”諸葛先生道,“所以,有人上報蔡京,說劉芬有寶物金梅瓶,你知道蔡京好色荒淫,恣意聲色,這種人總要自己享盡風流而不力衰,於是就派人向劉芬索討去。這劉芬說也奇怪,偏偏就是百般推託,不肯贈予蔡京。這一下,可把蔡京給觸怒了。”
鐵手道:“觸怒蔡京,劉芬難免要糟了。”
少年追命 … 第三章 銳氣少年
諸葛先生道:“糟透了。蔡京權力雖大,但劉芬也甚有財力,蔡京還不能無緣無故的就拔掉這個人,於是一拍兩散、借刀殺人,對聖上報稱密告,劉芬有寶物金梅瓶而不獻上藏私。皇帝一聽,龍顏大怒,勒令劉芬即將金梅瓶交出,這事關係重大,劉芬雖惜瓶如命,這回也不敢不獻,可是,恰生是金梅瓶卻在皇帝下旨之前一個月失竊了!”
鐵手詫然:“失竊?”
“對,不見了。”諸葛先生道,“這一來,劉芬難逃罹罪,聖上也總不好入他個有寶不上獻的罪名,於是,就借劉芬曾上疏力阻易水西北一帶‘遷界’一事小題大作,抄了劉芬的家。”
“遷界?”
“當其時,易水一帶有幾股義軍,例如勞|穴光的‘連雲寨’、伍剛中的‘青天寨’、海託山的‘秘巖洞’,全都不聽命於朝廷,自立為王,抗暴安良。他們大都勇猛善戰,不易收拾,後來皇上便聽了蔡攸的話,一念之間,便天真的實行把沿易水一帶的居民合七十萬人,強行‘遷界’,把不肯離開祖居的人,一律格殺,或用枷鎖鐵索,強行充軍,讓當地一帶,成為荒野,實行孤立餓殺義軍。《當墳札抄》裡有記載:“赤子蒼頭,飢啼於道;屍橫遍野,乞食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