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能不能成大事,在這一關節上是否能守得住,是不是狂放囂張跋扈沉不住氣,大抵可看出個七成來。
三鞭卻不知任怨。
──至少不知任怨有這種沉潛的本領。
所以任怨在伺伏他,而他只是在考驗任怨。
──所謂“考驗”,只不過要任怨去達成一些任務、殺掉一些強敵、試試他的功夫和應變。
對任怨而言,要透過這些考驗,自不算難。
任怨一直在等。
等什麼?
他在等三鞭終於有一天“臨危授命”。
他一直都在忍。
忍個啥?
他在忍三鞭道人終於完全信重他。
三鞭是個江湖人,是江湖人就難免要涉險,他就算一直不肯把他自己的絕學教於他人,可是,當他自度臨危,或生怕萬一出事之時,總會把自己身邊的重要事物,交託人保管、看守。
任怨加入三鞭的“夏侯”,終於等到三次機會。
他一直都表達死盡忠心,而且一直都暗中留意三鞭的一舉一動。
終於,有一次,三鞭在拜謁蔡京之前,把一個長方形的包袱交給他和任勞。
任怨並沒有偷偷拆開來看。
他懷疑這是一個試驗。
他們只替三鞭保管好那物。
然後,在三鞭要面對元十三限同座請宴中,三鞭生怕元十三限翻舊帳,又把另一包袱,埋在他道觀重地。
任怨看到了。
但沒去掘開來。
他認為那也可能是一個:
陷阱!
三鞭既讓他們看到如何收藏,那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寶貝,
──任怨是這樣判斷。
所以他仍沉住氣,在苦候。
連任勞也不會知道他在苦等個啥!
他依然溫和、恭順、聽話、得體、謹慎、忠心。
終於,在這場“火燒一點堂”之戰前夕,三鞭終於將一個錦盒,存放在一個就在禁宮裡假山間的凹洞裡。
那地方沒幾人能去。
那凹洞也沒幾個人能找著。
三鞭在二人面前存放之後,才肅然吩咐:“萬一我出了什麼事,給人挾持或遇危,用這錦盒裡之物,至少可換回我之命,你們自己記住了。沒我之命,誰也不可以動這物,否則,定必死得奇慘,也必遭天譴!”
──天譴,那是哪門子的玩意兒!相信,就這是大名鼎鼎的“山字經”了吧?
奇怪的是,三鞭本來對大敵盡去,只幾個小人物留在一點堂的這一役,並不放在眼裡,可是,可能因他畢竟是一方之雄,平生與役無算之故吧,卻在這並不重視一戰之前,交付了那麼視若身家性命之物!
任怨心中默默記取了那物存放之處。
但他還得確認一事:
那就是使用的方法。
──在他加入“夏侯”組織之後,至少,三鞭道人在他面前,並沒有使過“山字經”的功法或毒法。
他很留心。
一直觀察。
()
──沒有。
一直都沒有。
──是“山字經”沒用?三鞭學不了/沒學成/學了不敢用……這些疑惑,一直都在任怨心中盤旋徘徊。
──如果得物無所用,那真是莫若不得也罷,枉費心機了!
何況,他加入“夏侯四十一”這組織來,圖的就是這個呀!
再且,他聽聞這“山字經”上所記載的內功和毒法,正合適他這樣的人修練和運用!
他要一步一步的往上走。
他有個最後最終的目的。
──為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