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三地之間。7年間,僅是登機牌,我就積攢了厚厚一摞,平攤開來,猶如賭場上的發牌……
所有的採訪都是在極其艱難中進行的。
在歷屆政治運動中飽受苦難,那些歷史或是在他們腦海中被沖刷被洗滌而蕩然無存,或是不想再開啟塵封許久的記憶;多少次,很不容易讓一位老人終於開啟了話匣子,但講著講著,一見我拿出採訪本、錄音機,正說到興頭上的老人馬上緘默。
談話戛然而止。
於是,就有了整整7年時間的艱難採訪。
於是,就有了這部《駝峰航線》……
引子:駝峰航線
1945年,二戰結束後,美國《時代週刊》這樣描述駝峰航線:
在長達800餘公里的深山峽谷、雪峰冰川間,一路上都散落著這些飛機碎片,在天氣晴好的日子裡,這些鋁片會在陽光照射下爍爍發光,這就是著名的“鋁谷”——駝峰航線。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政府為抗擊日軍侵略,先後透過各種渠道保持和外界的聯絡,以獲得戰略物資供應。但隨著中國進入了抗日戰爭最艱苦時期,部隊在戰場上接連失利,對外通道也接連被迫中斷。到了1942年2月以後,日軍轉向緬甸發起全面進攻,切斷滇緬公路,抗戰中的中國到了一個四面楚歌的境地——戰略物資運不進來,出口物資運不出去。
一個即將全部被封鎖的中國!一個在日本人眼中即將投降的中國。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國民政府決定打破日軍封鎖,開闢新的國際運輸線。
經過勘察試飛,當時的航線只能從印度的薩地江、汀江再到中國的昆明、敘府(宜賓)、瀘州、重慶等地。由於整條航路大部分是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及橫斷山脈平均海拔6000米上空穿越,而當時最先進的飛機在滿載情況下,最大飛行高度也不過是6000米,甚至還要更低,飛行艱險和飛行難度可想而知。
由於要在連綿起伏的山谷間穿行,無論是飛行線路還是所經過的地形都猶如駱駝的“駝背”,“駝峰航線”由此得名。
在這個被稱為“上帝的棄地”之地(上帝都不來的地方),“駝峰航線”又被飛行員們稱為死亡航線,它是“二戰”期間,三條著名航線中(其他兩條為阿拉斯加航線、北大西洋航線)最具危險性的一條,飛行員們要在820公里(南線)和1150公里(北線)的航線上(由於南線經常遭受日本戰鬥機攻擊,故飛行員們寧可繞遠也要走北線,這就更增大了因惡劣氣候所造成的困難和損失),要面對崇山峻嶺、急流峽谷、強勁的升降氣流和高空風,以及每年長達5個多月的雨、霧季節,加之受當時飛機效能所限,並且幾乎毫無通訊、氣象、導航保障,飛行員既要操縱飛機,又要時刻警惕日本戰鬥機攻擊,“駝峰”飛行只能用兩個字形容——悲壯!
從1942年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幾乎每天都有近100架次飛機穿梭往返在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和橫斷大山上空。由中國運出的是出口換匯物資,如鎢、錫、桐油、茶葉、豬鬃、水銀、生絲等,由印度運回的是武器彈藥、飛機零件、汽油、鋼材、藥品等所有中國抗戰所急需物資。不計成本、不計代價、不分晝夜、24小時換人不換機地飛行。墜毀就墜毀,被日機擊落就擊落,誰能過去就過去。
一架飛機,一直要飛到最後的墜毀。
當時,這種補丁摞補丁的飛機一次只能運載3噸貨物,要消耗6加侖汽油才能運進來1加侖的汽油,就是靠這種如同螞蟻每次只能搬運一點、燕子築巢每次只能銜一點點泥一樣的辦法,就是這樣一點點地把中國急需的戰略物資從喜馬拉雅山的那一端歷盡千辛萬苦搬到這一端。駝峰航線開通後,運量逐月上升。僅在1943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