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詮丶�笨棠苷蚨ㄗ勻簦�儻2瘓恪�
公元1048年正月,即曹氏被冊立為後的第二年,皇宮中發生了一場侍從欲殺死仁宗搶奪財物的叛亂。關鍵時刻,曹皇后應變有方,指揮若定,平息了這場兵變。但仁宗皇帝后來卻把平叛的功勞記在寵妃張氏身上,引起後宮和朝臣的極大不滿,但曹皇后卻大度大量,什麼都不計較,表現出極高的修養,從而贏得了朝中大臣對她的好評。
公元1063年三月,仁宗駕崩,曹皇后緊閉宮門,妥當安排宮中事宜,然後找皇子趙曙入宮,遺詔嗣位,這就是後來一身是病,昏庸無能的宋英宗。英宗即位沒多久,就得了癲狂病,時而發作。在英宗實在無法正常履行皇帝職能的情況下,曹太后只好在內東門小殿垂簾聽政。
第四章:文官政府(8)
後來英宗的病情越來越重,他動不動就罵後宮嬪妃,有時甚至謾罵曹太后,弄得後宮人心惶惶,劍拔弩張。大臣司馬光和呂誨等都曾上疏極力勸解,但是兩宮還是不能和解。鑑於此,大臣韓琦和歐陽修趁入朝奏事的機會上言勸慰曹太后。歐陽修對太后說:“太后您侍奉先帝數十年,仁德傳遍天下,朝野誰人不知?當年張氏受寵,您都能處之泰然,微臣相信太后一定能妥善處理母子之事”。歐陽修擔心太后有廢嗣之心,又說道:“先帝在位期間,對天下百姓廣施恩澤,所以一日駕崩之後,天下人奉從先帝遺言擁護嗣君,不敢相背。現今太后只是一個婦人,臣等五六個人而已。如果不是先帝遺意,天下人誰人能服啊!”太后聽了默默無語。韓琦這時接著又說:“皇太后深處內宮,臣等做官在外,如果皇帝有何調護不周的情況,太后斷不能推究責任!”
考察歐陽修和韓琦的這番話,共有三層意思:一是勸說,勸曹太后和英宗和解;二是提醒,提醒太后不能壞了規矩,現在太后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先帝所立規矩基礎上的;三是威脅,威脅曹太后如果皇帝出現突然病變或不明真相的死亡,曹太后要負一切責任。這三層意思層層遞進,旨在阻止曹太后的廢嗣之心。
據說,當時曹太后聽了歐陽修和韓琦的話以後又驚又氣,,知道大臣對自己有防備之心,但沒有發作,後來也沒有廢掉英宗。
我們可以設想,如果沒有完備的文官體制和宰相制度,以及北宋上下對這種制度的認可和執行,英宗被廢幾乎可以成為定局。事實上,東漢後期太后垂簾聽政、皇帝廢立如同兒戲。
我們還可以再看一下哲宗朝高太后的所作所為,就可以更加證實這一論斷。
高太后也是出身豪門。她的曾祖是宋太宗時期以武功聞名的高瓊,她的母親就是北宋開國元勳大將曹彬的孫女,而她的小姨就是宋仁宗的曹皇后。在宋仁宗和曹皇后的主持下,她嫁給了宋英宗。宋英宗一即位就冊封其為皇后,宋英宗病死之後,她的兒子即位,也就是宋神宗,她又成了太后。在自己的兒子病逝後,由於宋哲宗年僅10歲,所以高太后開始了攝政。
高太后是豪門大家出身,從小在皇宮長大,已習慣了高高在上的位置,對於一切變法革新都持反對意見。在王安石變法的過程中她就極力阻撓,也正是由於高太后等後宮的力量,才迫使宋神宗不得不罷免了王安石的相位,使得變法沒有深入進行。甚至在宋神宗彌留之際,高太后還當著他的面說:“我要給你改某事某事,凡二十餘條”。
對待已成年的兒子尚且如此,對待幼孫,高太后就更不客氣。神宗一死,高太后以恢復祖宗的法度為己任,立即起用了一批守舊派的人物,對反對變法的司馬光、呂公著和文彥博等人大加重用。對王安石的新法一一廢除。
宋神宗彌留之際,接受群臣的建議,讓高太后一同聽政,但實際上一切軍國大事的最高決策權皆掌握在高太后手中。高太后不僅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