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由緬甸人組成的英國殖民地軍隊向中華帝國投誠。
其餘三分之二的緬甸地區,也對中華帝國皇家陸軍的守備軍部隊敞開了胸懷,等待中華帝**隊的到來,15萬由緬甸人組成的英國殖民地軍隊,對天朝上國的軍隊也是翹首以待。
這些緬甸英國殖民地軍隊的英國中級軍官和高階軍官,不是逃跑了,就是已經被殖民地軍隊中的緬甸人士兵和緬甸人低階軍官給宰了。
一些中華帝國皇家陸軍守備軍部隊還沒有抵達的緬甸城鎮,這些城鎮就已經換上了自制的中華帝國國旗。雖然中華帝國的軍隊沒有控制整個緬甸,但是緬甸的戰事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
中華帝國皇家陸軍對印度的進攻,最為重視,把第五野戰軍和第六野戰軍都派往了印度,第五野戰軍從藏南地區攻入了印度,第六野戰軍從藏東地區攻入了印度。
印度的道路同樣不好走,使得2個野戰軍只能輕裝前進,把重灌備留在後面,慢慢跟進。
不過兩路野戰軍依然一路勢如破竹。所過之處,英**隊幾乎一觸即潰,直到在伊斯蘭堡和達卡,才分別被英國陸軍的重兵給擋住了。
英國陸軍在伊斯蘭堡集中了近60萬部隊。其中有6萬是英國陸軍的正規軍,其餘的部隊是由印度人組成的殖民地軍隊。
在達卡這個城市,英國陸軍也集結了更多的軍隊。大約有65萬,其中英國正規軍的數量也有6萬。
2個野戰軍的軍長都考慮面前的英**隊數量龐大。且擁有著完善的城防工事,如果讓2個野戰軍在沒有重灌備的情況下發起進攻。就是有中華帝國皇家空軍的戰機提供空中支援,也必定損失非常大,於是不約而同的命令先頭的輕裝部隊在伊斯蘭堡和達卡附近,停止了繼續前進,等待重灌備和後續部隊的抵達,再對英國人重兵集結的城市發動進攻。
而且要攻打英**隊重兵防禦的城市,也需要後勤部隊把大量的作戰物資運送到前線,以供2個野戰軍的攻擊部隊所用。
印度境內讓人同樣心醉的道路,使得運送作戰物資到伊斯蘭堡和達卡的附近,也不是那麼容易,卡車根本無法行駛,只能依靠空軍的運輸機和飛艇,以及少量的馬車,這樣一來只是運送作戰物資就需要不少的時間。
於是英國亞洲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戰火暫時平靜了下來,不過在伊斯蘭堡和達卡,卻在醞釀著2場大規模的戰役。
英國亞洲殖民地的戰火,吸引了不少國家的目光,特別是已經和英國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們,更是對這個戰爭的第二個陸地戰場倍加關心。
不過英國陸軍在亞洲殖民地的表現,卻沒有什麼驚喜給這些螞蚱們,尼泊爾和不丹沒有堅持多久,就被中華帝國全部佔領,緬甸那裡更讓人無語,中華帝國的軍隊還沒有到達,城頭中華帝國的國旗就已經升起來了,雖然緬甸還有很大的地盤,中華帝國的軍隊沒有接收,但是整個緬甸已經是中華帝**隊的囊中之物了。
只有印度,英國目前在2個城市集結重兵,暫時阻擋住了中華帝**隊前進的腳步,但是能阻止多久,真是不用報太大的希望。
英國人也明白亞洲殖民地的處境,被佔領的尼泊爾和不丹,以及沒有被完全佔領的緬甸,英國人其實已經放棄了,集中力量保衛印度這個在亞洲,乃至於全球,對英國來說最重要的殖民地。
在伊斯蘭堡和達卡集結了重兵的同時,英國人緊急在印度的中部和南部,徵召更多的印度人加入殖民地軍隊,武器裝備不夠,就讓這些印度人裝備落後的單發步槍甚至冷兵器,為了保住印度,英國人要拼命了!
還好中華帝國的海軍,為了即將與協約國、同盟國的聯合遠征艦隊進行海上大決戰,沒有在中華帝國皇家陸軍地面進攻的同時,從海上對印度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