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東方世界崛起的一個新巨頭能夠與之分庭抗禮,那便是在十年前成立的群星集團。
根據2017年的年報資料顯示,群星集團的資產規模已經達到了42萬億之巨,約合6.15萬億美元,對比鎂三大巨頭資本集團之和,也佔了半個身位,但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來計算,那是絕對完全不虛老鎂的那三巨頭集團的,甚至還能佔不小的優勢。
而實際情況則是複雜的得多,從集團影響力層面來對比,群星集團顯然是要弱了不少,因為群星的影響力目前主要在大中華區,而鎂三大巨頭資本集團的影響力是全球性的,當然,這是除了東方大國之外。
群星集團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目前還是沒法與之抗衡,不過在國內,三個一起來都沒用。
此外,群星系的員工規模達到了1400萬之巨,這是狹義上的資料,是母公司群星認可也是控股子公司的員工,這部分是明確了誰是主誰是從。
若從廣義上而論,凡是群星資本投資持有股份的公司算進去,那員工數量肯定是過3000萬規模,比三巨頭的2350萬人還要多得多。
群星集團跟鎂三巨頭集團有些地方很相似,但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於,郭嘉隊持有40%的群星股權,而且群星系旗下的一些重要的子公司也有郭嘉隊持股,如微信這家公司就有運營商持股,九州藍箭這家公司也有兩大航天巨頭集團持股。
從最終的資產權益結構來看,郭嘉隊整體擁有群星系的資產權益遠不止40%,這也是群星能夠在東方大地上能夠起來,達到今天這個規模並且還能繼續壯大的根本原因。
群星有大中華區市場這個絕對基本盤,可以確保立於不敗之地,現如今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雖然不如鎂三巨頭,但群星也不可能一直縮在內地,走出去是必然的。
去年航展期間,仿生動力公司等幾家群星系旗下的公司跟土豪等幾個國家簽下鉅額軍購訂單,便是群星系企業開始走向國際化的一個顯著性的事件。
而這也只是開始,往後只會一浪高過一浪。
嚴格的來講,群星在七年前就已經積極佈局全球市場,只不過那時候行事非常低調,甚至是偷偷地搞,那會兒不這樣都不行,那會兒高調行事,真的會露頭就被秒,只能低調再低調。
但如今不一樣了,去年那筆軍購訂單能成為一個標誌性事件就在於不再低調,勞資就這麼幹了能奈我何?
而今年隨著國產半導體產業鏈實現突圍,那就更不會低調了,也沒法再低調,而且實力也不允許再低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