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船隊緩緩停靠在登州水城,岸上站滿等待的人群。兩名文官當先走下跳板,第一人官服上打的是錦雞補子,後面一人則是孔雀補子,分別是二品和三品的文官。
王廷試迎上後跪拜道:“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撫登萊東江王廷試,見過督師大人。”後面的陳新等人也紛紛跪下。
走在前面的薊遼督師熊明遇連忙幾步趕上,客氣的將王廷試扶起來,他神情激動的對王廷試道:“本官在山海關突然得知王大人辭官,心中實在是驚訝,王大人在登萊任上恪盡職守立功無數,本官實在為王大人惋惜。沒幾日皇上讓本官送楊大人來上任,本官想著也好,正好有些話想與王大人說說。”
“謝過熊大人掛念。”王廷試和氣的說著,但是用了江西的口音,他和熊明遇都是江西南昌人,明代江西出的進士非常多,在明初曾有人說“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 ,江西出的朝官不在江南之下,明代僅僅江西吉安府便出現了十個閣老、二十二名尚書、十一位狀元。江西有這樣的文官傳統,而同鄉關係又是明代官員中最看重的關係之一,常常成為他們糾合的紐帶。
熊明遇一邊點頭一邊說話,兩人都換成了南昌的方言,與此時的北方官話頗有差別,後面的陳新從未去過江西,自然聽得一頭霧水,看樣子熊明遇神情激動,可能是在為王廷試惋惜,也或許是在鼓勵王廷試。不過陳新知道熊明遇也是形勢尷尬。他的靠山周延儒垮臺了,他在薊遼督師任上沒有什麼作為。雖說登萊有幾場勝仗,但陳新的塘報從來沒把運籌之功分到他的頭上。每次都只說了登萊巡撫、監軍、兵部尚書和溫首輔。
他這個督師駐紮山海關,過了寧遠就是遼鎮的地盤,祖大壽當然不聽他的,登萊山高皇帝遠,陳新也不願意搭理他,唯一能指揮得動的,就是山海關總兵尤世威,所以他這個名義上的遼東最高指揮還比不上王廷試這個巡撫管用。
王廷試在京師的時候既不是周延儒一黨也不是溫黨,到了登萊之後開始偏向溫體仁一派。這次皇帝要換登萊巡撫,他活動的時候也是找過溫體仁,這位首輔算是出了力,也是此事拖延如此久的原因之一。
王廷試和熊明遇的關係一向不錯,因為兩人是老鄉,熊明遇幾次來登萊也是住的王廷試家中,私下的關係是建立起來了,有了王廷試這一層關係,登萊多少要給熊明遇一些面子。
陳新跪在地上看看熊明遇身後。見到同樣有些尷尬的新任登萊巡撫楊文嶽,楊文嶽以前是山東布政司右布政使,現在是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登萊東江,陳新在登州見過幾次楊文嶽。帶兵去河南時候在濟南府又見了一次,勉強能拉上關係。楊文嶽也看到了陳新,兩人都微笑一下微微點頭。
熊明遇自顧自說了一會。突然間一拍手轉身拉過楊文嶽,正要開口介紹時王廷試已經道:“交割東江本色之時。麻煩楊大人良多,也多虧楊大人盡心。東江這兩年不少吃穿,才有幾年的安生日子。”
楊文嶽連忙客氣,“供應東江本色是朝廷明令,在下分內之事,當不得王大人誇讚。”東江鎮的本色一直由山東供應,是山東農民的另外一項沉重負擔,楊文嶽這兩年就幹著這事,往來登州交割本色的時候與王廷試打了不少交道。
三個文官文縐縐的見面完之後,王廷試開始給楊文嶽引見登萊的文武官員,若是一般地方的文武體制,本來應該是海防道、登萊道、登州萊州知府這些文官排在前面,但登萊這裡就不是如此,以前王廷試排位的時候就讓陳新直接排在自己身後,陳新現在也不拒絕,武官排在兵備道和知府前面,算是登萊的政治特色。後邊一眾登萊文官見怪不怪,他們在登萊這個地方為官,好處是能撈不少,但是地位並不高,尋常想見見陳新都見不到,登萊各地都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