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討伐的。想的就是勝利了,可現在卻在為失敗做準備。大家的心情可想而知。
宋九又找到另一個人,他以前的仇人,史珪。
此人能算是一名勇將。
其實奸臣大多數是有本事的人,奸將也是有本事的將,如王侁與劉文裕,若無才幹,能得趙匡義信任?若石漢卿與史珪不能打,能得趙匡胤信任?
此人在開寶年間曾貶到光州,光州災荒。他不等上報,就削價出售貨物糧食,活人性命無數。後又疏浚惠民河從尉氏到京城九十里長的運河,幾十天就竣工,百姓認為便利。
因為此人品行不好,於是許多士大夫說他喜用小恩收買人心。
話是一分為二說的,此人操守是不大好,就是宋九現在同樣不放心,那怕準備拉攏他。都不打算說多少真話。
可這些政績確實證明他有一些能力的。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能因為做錯了事,就將其對的一面全部否決。
之所以找史珪。是因為此行史珪是押隊部署,有數千名手下,其次上午會議時。雖有一些人贊成趙匡義聖旨,然而皆不大堅決。包括曹彬在內,只有史珪與宋九竭力支援趙匡義的聖旨。
“史將軍。”
史珪有些尷尬。當時他雖不象石漢卿那樣做得過火,也在暗中向宋九施一些小黑手,此一時彼一時,兩者如今地位懸殊太大了,若是宋九想報復,史珪前程會很不妙。
“過去的事史將軍就勿用記在心上,汝你可讀藺相如與廉頗的故事?將相和,國家才能興盛。”
“宋公,屬下慚愧啊。”
“不用,君今年六十有一,仍上戰場殺敵,為國效勞,有何慚愧之有?不過我有些不好的預感。”含蓄地說出擔心,然而這個人,宋九絕對不會掏心窩的。
“啊,宋公說得有理啊。”沒理也有理,宋九主動親近他,歡喜都來不及呢。
“所以未雨綢繆,若遇到不測時,我望史將軍率領部下向我靠近。”
史珪很聰明,這是宋九為防萬一的,不知道他拉攏了多少人,但肯定有楊業,僅是楊業作為前行,帳下就有一萬多名將士了,況且還有李繼宣這樣的勇將。
於是額首。
宋九回到帳中開始寫奏摺。
想不出原因不說,但想出來了,也沒有必要過份諂媚趙匡義。
直接在奏摺裡將他的想法一起說出來,只不過說趙匡義策略失誤時,語氣很委婉。
一開始就錯了,曹彬失誤,更將整個北伐推向了深淵,而諸將爭功產生分岐,那不是深淵,是準備將宋軍從深淵裡打入十八層地獄,萬劫不復!
因此宋九提出了兩個策略。
上策就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立即撤軍,派重兵於邊境回防,防止遼國報復。
這一戰花了不少錢帛,勞命傷財,但遼國更難受。
前後數戰,擊斃或俘獲了兩萬多遼軍。燕雲大半地方生生打殘了,相信為了從後方徵調大軍,遼國還要花費很多錢帛,以後各部解散,難道一點賞賜也不給?又得要錢。
數次大敗,遼國威信在下降,各部離心,以後宋朝會有很多操作的空間,挑唆他們叛亂。
說不定因為耶律休哥正確的做法,龜縮在幽州城中,也可以派斥候散佈謠傳,說耶律休哥頂著遼國唯一于越的官職,膽小怕事,不敢出戰,導致整個燕雲滿目蒼痍,可能蕭燕燕動怒處罰耶律休哥,好讓遼國自毀長城。
還有呢,那就是乘遼軍未達之時,可以大肆獲掠百姓回去,但這個宋九未寫,有利也有弊,擄得好會起作用,擄得不好遼國援軍殺來,可能會拖累了時間。
不一定要拿下燕雲,其實象這樣的北伐,若是進行三四次,拖也將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