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這位美國人感慨萬分地說,這在他執教於中國的年代裡是沒有料想到的事
情。
其實,我們當年又何嘗不是如此。
有人說,十九世紀是中國人屈辱的世紀。二十世紀是中國人飽嘗人世間一切艱難困苦的
世紀。二十一世紀呢?
有人說,十九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二十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二十一世紀呢?
也有人說,二十一世紀將是中國人重新走向輝煌的世紀。二十一世紀將是一個屬於中國
人的世紀。人們已經意識到:只要這種社會的變化持續下去,下一代中國人就完全有可能生
活在一個世界上經濟最繁榮的國度裡。
問題的實質是在於,中國人將以什麼樣的姿態度過新世紀的太陽昇起之前所必然要經歷
的一段艱難時光?
應當說,歷史的發展給予每個民族的機會都是均等的。要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國,
中國具備很多優越的條件,而現在最缺乏的則是經濟實力和國民堅強的意志力。
可是,漫步在中國的街頭,總是時時感覺到中國人不自信的地方。北京的一座立交橋旁
氣宇軒昂地樹立著一塊巨大的廣告牌,上面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廣告詞是:“毗鄰亞運村,中
國之長島。”上海很有魄力地開發浦東,提出要使上海變成亞洲的又一個金融中心,打算建
設一個金融發展區。本來是很激動人心的計劃,也非要把它稱為“東方曼哈頓”。讓金融機
構重新遷入上海外灘,力圖使外灘發展成上海的金融中心,也非要稱之為“上海的華爾
街”。
明明是花費了鉅額廣告費用的中國白酒,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後面播出時,也硬
要來上一句:“XX酒,中國人的XO”。任何事情,彷彿只要沾上外國,就變得高貴了許
多,這可以說是中國社會眼下的怪圈。甚至連賣香菸的老太太,也在攤位上打出一輛印有外
國香菸標識的陽傘,似乎這樣做就很自然地得到了顧客盈門的保證一樣。
對於這些缺乏國民意識的行為,中國人應當引起高度重視。這樣做,並不是狹隘的民族
主義。與美國毗鄰的加拿大,雖然使用的是同一種語言,但加拿大人也很注意維護自己的民
族文化。加拿大政府規定,加拿大電臺如果播放美國歌曲,播出者必須向演奏者和製作公司
支付版稅。即使是在酒吧和餐廳裡播放美國音樂,也要支付版稅。政府用這筆錢建立基金
會,支援加拿大的演奏者和音樂製作公司。
作者有一位朋友在法國留學,這位朋友的體會是,如果輕易對一位不相識的法國人講英
語,法國人很有可能根本不理睬你;法國政府對電視臺的規定是60%的節目必須是地道的
歐洲節目,刻意抵制美國文化的入侵。法國人在關貿總協定的烏拉奎回合談判裡,對有關影
視產品的爭端中表現出的固執,也讓美國人領教了法國人的厲害。在談判中,法國自始至終
反對將影視產品尤其是電影產品列為普通談判專案,而是將影視稱為“文化工業”,用意就
是不讓美國好萊塢佔領國內市場。法國人的做法也引起了歐洲其他國家的響應,歐洲聯盟更
是發表宣告,要求烏拉奎回會談判在“目前和未來”對歐洲影視工業給予“特別待遇”。
從統計數字也可以看出美國人在這一領域裡的沙文主義嘴臉:1992年,美國出口到歐
洲的影視產品總值為30億美元,而歐洲輸往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