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分析了,包鋼稀土的KDJ指標已經開始超賣,但如果用常用的MACD指標來分析,又是另一回事。”
丁旭笑了笑,說道,“自從11月7日見底5。66元以來,MACD的DIF和DEA這兩根線並駕齊驅,向著0軸上方挺進,昨天已經非常接近0軸了,同時紅柱也再次放大,顯示後面很可能還會有一波衝刺行情,直至衝上0軸才可能會開始調整。如果再加上RSI、BOLL、OBV這些不同的技術指標,再配合不同的時間週期來分析,就會出現更多的衝突和矛盾,讓人無所適從。”
“你沒得沒錯,這確實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同一個股票,同一個時間段的走勢,運用不同的技術指標、不同的時間週期來分析,有時會得到截然不同的多空結論。而且糟糕的是,目前業內似乎並沒有什麼權威的解決辦法,所以這也成了技術派的一個軟肋。所以有的時候,技術分析更像是一場學術爭論,你有你的依據,我有我的依據,很難達成共識,得出確切的結論。”
杜宇成說到這裡,似乎觸動了某些心事,搖頭感慨了好一陣,這才臉色一凝,看著丁旭說道,“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有些人就只用MACD之類的單一技術指標操盤,即以什麼指標為依據買入的,就以什麼指標為依據賣出,這樣不至於亂套。對於時間週期,也是一樣的操作方式。丁旭,你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杜宇成的這番話有些尖銳,卻是一個嚴峻的事實。
對於不同技術指標之間的衝突,包括不同時間週期的技術指標間的矛盾,很多股民都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有時候,掌握的技術指標越多,看的不同時間週期越多,這種衝突就越嚴重。
而網路上關於這方面的解決方案也寥寥無幾,且大多不怎麼靠譜。
可以說,這涉及到一個比較專業的領域,一般的股民不容易自行掌握解決方法。
就算去問證券公司的分析師,他們也大多會告訴你,不要學那麼多技術指標,只要三五個常用的技術指標就足夠了,同時也不要看那麼多時間週期,主要是以日線為準。
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並不是完美的解決方案。因為就算只用三五個技術指標,一樣會存在技術指標的衝突問題。而且周線、月線等中長期時間周線,對於選股時的長期趨勢把握有很大幫助,而60分鐘和30分鐘、15分鐘K線,對於把握短線的買賣點也是很有幫助的,一概棄而不用顯然是比較可惜的。
而杜宇成剛才說的那種方法則顯然更為激進——任你指標千萬,我只取一個用。這樣就沒有矛盾,也沒有衝突。時間週期的運用也是一樣,比如以日線作為買入時的判斷依據,賣出時也以日線為判斷依據,而不去考慮周線、月線以及15分鐘K線。
這樣的好處是沒有衝突,股民操作時也不會糾結。
當然,這樣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雖然判斷起來比較簡單,但因為運用單一指標判斷行情,往往不夠準確,而且很容易被莊家騙線,掉進坑裡。
好在丁旭經過不斷思索和摸索,掌握了一種比較簡單的解決方法,並得到了齊飛的認可。
但這種方法,並沒有經過多少實戰經驗的鍛鍊和檢驗,所以丁旭心中也沒有多少底,今天便趁著杜宇成讓自己實盤操作的機會,把這個問題和自己的解決方法說出來,看看杜老師和其他同學有何評論和建議,以進一步完善這種解決方法。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種觀點,認為買股時要形成技術指標共振,比如在月線、周線、日線都處在超跌的位置時,就形成了共振,可以進去抄底。又比如月線、周線和日線都處於剛剛啟動並強勢向上的位置時,也形成了共振,可以進去坐享主升浪。”
丁旭回答道,“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