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常年擔任其幕僚玄武門之變的主要策劃人
郯國公張公謹第十八,原為王世充部下,後投降大唐,受李靖推薦進入太宗幕府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的謀劃太宗登基後,以其為李靖副將抵禦突厥,協助李靖滅亡突厥已然在肅州之戰中戰死沙場
魯國公程知節第十九,原為瓦崗軍勇將,李密失敗後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秦叔寶一同降唐,分配到太宗帳下參加太宗歷次戰役及玄武門之變
永興公虞世南第二十,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學著稱宇文化及江都兵變後被裹脅北返,宇文被滅後歸竇建德,竇死後入太宗幕府此後盡心輔佐太宗,被評價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已於貞觀十二年病故
邢國公劉政會第二十一,高祖李淵任太原留守時的老部下,隨李淵起兵,首義功臣此後負責留守太原,劉武周進攻時被俘忠心不屈,還找機會打探劉武周軍情秘報李淵劉武周滅亡後獲救曾擔任刑部尚書,貞觀九年病故,追改渝國公
莒國公唐儉第二十二,唐家與李家均為北齊大臣,有世交之誼,唐儉亦與李淵為友參與李淵太原起兵的策劃,為首義功臣最大功勞是揭發獨孤懷恩謀反,被特賜免死罪一次貞觀初年負責與突厥外交事宜
英國公李世績第二十三,原為瓦崗軍大將,少年從翟讓起兵,翟死後跟隨李密李密降唐後成為獨立勢力,但仍堅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淵稱為“純臣”遭竇建德進攻後,因父親被竇擒為人質不得已投降密謀暗殺竇重歸唐朝,但未能成功,僥倖逃走隨太宗滅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又擔任主將滅徐圓朗,隨李孝恭滅輔公祏貞觀年間與李靖一起滅亡突厥
胡國公秦瓊第二十四,本為張須陀部下勇將,張死後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為瓦崗軍大將在李密與宇文化及童山之戰中立下大功李密失敗後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程知節一同降唐,分配到太宗帳下參加太宗歷次戰役,每戰必衝鋒在先後因歷次作戰負傷太多而疾病纏身,已然病故
歷史上的這二十四位功臣,其實水分不小,就比如沒能入選的李道宗,在大唐創立的過程當中,李道宗同樣居功至偉,但是且比不過張亮,高士廉,虞世南等人,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
()好看的txt電子書
同樣後人對凌煙閣上的排名,也頗多爭議,最為集中的就是在秦瓊的身上,在後世的《隋唐演義》中,秦瓊可是作為男一號出現的,交友勝孟嘗;孝母賽專諸,馬踏黃河兩岸;鐧打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不過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排名當中,卻排在了最後一位,這就是歷史和演義的區別
如果稱三國時代的呂布為“三姓家奴”,那秦瓊就能稱得上是“五姓”了,他最初隸屬張須陀的部下,後輾轉於裴仁基手下,隨後跟李密,然後投王世充,最後降太宗
秦瓊有點蠻力,但跟政治家、軍事統帥這樣的角色離得遠了點,所以,投靠了英氣逼人的太宗後,秦瓊就變得很老實了,再沒動過跳槽的念頭
當然,這也說明二十歲出頭的太宗確實有魅力秦瓊為太宗賣命,不僅表現在打江山的年代,即使在唐高祖李淵武德九年夏,太宗要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兄長和弟弟,秦瓊也很爽快地答應去幫忙,跟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侯君集、尉遲敬德、程咬金、段志玄、張公謹等人組成“打手九人幫”,熱熱鬧鬧地去了在當時,不是沒有人拒絕參與這個件事,比如李靖、李世績就沒去
秦瓊後來死於戰傷復發,從此可曉得,在作戰時這哥們兒真是衝鋒在前,這一生算對得起太宗的知遇之恩了
在二十四人名單裡,跟秦叔寶關係最好的是程咬金,在後世的評書作品裡,主公身邊一般都有個負責搞笑的人物,程咬金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