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瑜伽 第二部分 和諧的人生藍圖(1)
要把不排斥別人作為人生藍圖的一部分,
終身奉行。
我們常覺得心不受控制,自己有股無力感;有時本來不想做的事卻不由自主地做了。決心不管某些事,或是決心不要用某種方式回應某些事,結果還是回應了。這是因為心是跟著習慣走的。從幼年開始,我們就養成了某些習氣,並培養自己的心照著習氣去做。一旦習以為常,成了一種牢固的慣性,心就一直按照固有習慣去做,意志力和智慧日漸沉睡不醒。所以,我們必須學會訓練自己的心養成新的習慣。
用心琢磨一下: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形,一個理想的人應該是怎樣的。如果某人要修建房子,但是不知道建成什麼樣的才好,只對施工人員說“你們先動工,我遲些再決定”,可是,沒有藍圖,如何開工建房呢?要打造理想的人生,不也應先有一張人生藍圖嗎?
s正確認識人生藍圖
講到人生藍圖,有人的第一反應是:有,我有計劃的,比如我要在學校主修什麼課程,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要成立什麼樣的家庭,等等。但這些不是我要講的,我指的藍圖是用來打造內在的“自我”核心,這樣,即使你的名字不是瑪莉而是珍妮,不是約翰而是狄奧多,你還會是那個你。同樣的你,不論名字叫什麼,不論是律師還是醫師,不論穿黃色的還是藍色的衣服,不論有什麼頭銜,不論是帝王還是乞丐。你的核心,那個真正的你,明淨髮光的你,不依靠任何外在的東西而存在,不需要外在的價值,也不用透過外在對它的評價來肯定自己,這才是我指的人生藍圖。
假如一個人有十個人為他服務,被服務的那個人就覺得自我價值提升了,而在我看來,本來是一人,卻要依賴十人,他的價值反而降低了。如果手下有一百人,他要靠這一百人來撐大自尊,那他就變成一百倍地依賴他人。支撐一個人的東西和人越多,而那個人也越需要這些支撐的話,就越顯出那個人的脆弱。
自我應當始終不變,不論是在森林中獨居,或是手下有一百個人。能夠如此,就會對那一百個人和自己都有善益。這不是說如果下面有一百個人,就讓位離開,免得依賴別人,結果反而變成逃避,而是指我們的自我評價不應受地位、處境影響。去尋找那個不變的、不受影響的自己吧。找到了,自然會超越。不過,可別為了能超越、能居上位而去尋找,如果有這樣的出發點,絕對找不到。
在尋找的過程中要改變心的習性。首要的就是構建一份內在自我的藍圖,而不是計劃要成家、創業等等。有一次,我問我的上師:“您認為我的學生當中有誰可以再上一層樓?”他說:“這要靠你自己去找,問他們,你畢業了嗎?如果還沒,先去讀完書。拿到學位了嗎?沒有的話,先去拿學位。結婚了嗎?沒有的話,先結婚。有孩子了嗎?沒有的話,去生孩子。孩子長大了嗎?沒有,先去把孩子好好帶大。要教你的學生能入世,而不依賴、不執著世間的一切,讓他們經歷世俗生活,擁有完整的世俗經驗,能保持心境相對平靜,不易受干擾,才可以考慮讓他們學習更高深的東西。”
s入世與處世
我常見到身邊的人,面對一個三寸大的難題,產生達三米之多的反應,然後生出了三十米長的情緒,又製造出三百米的糾紛。每個人都該反省自身:以前所遇到過的問題,是不是往往由三寸的問題失控成為三百米的問題?而且一定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