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無線電臺發shè過來,讓留rì學生可以很好的瞭解國內的種種資訊,林獬還不知道有無線電這東西,在楊銳反覆解釋之後,頓時信心大增,平時rì本的報紙都是透過有線電報傳遞訊息,因為費用昂貴,是以都是挑重點發,言語寥寥,現在報館有專門的無電點臺,不須費用,只要人手足夠,什麼訊息不能傳過來,有這個支撐這報紙必火,林獬都有出rì文版的想法了。關於無線電的設立,在技術上是沒有問題的,電子管發shè機不行那就用火花發shè機,反正工廠會有發電廠,功率要多大就定多大,rì本這邊先設接受機,等後面電子管發shè機成熟了再設發shè機。
至於留學新聞則是留學生內部的新聞了,學生的情況,學校、專業的情況,主要是介紹留學的內部情況,以讓留學生可以更好的瞭解當地資訊。而這些資訊的來源,除了在rì文報紙上摘抄和留學自己撰稿之外,還專門請了個rì本人當記者,四處探查和留學有關的新聞。整個報社分採編、印刷、發行廣告三個部門,林林總總一共有十二三人,每月費用要一兩百塊,因為要突出無線電報的時效xìng,是以不是採用月刊,而是週刊,同時為了擴大銷售量報價只定為rì幣一角,這樣不算廣告每週最少要賣出五百份才能維繫,這個目標還是有點難的,留學生雖然都在東京,但是住的都是分散。
楊銳卻不在乎每個月一百多塊的虧損,他要的是佔有率,這時留學生也就一千多人最多,是以決定前三個月免費贈送,然後再開始銷售的變態招數,同時還宣佈報館除了rì常費用和裝置折舊外,所有盈利都將捐於留學生會館名下的一個復興中華的基金,這個基金會除了給優秀學生髮獎學金之外,還時不時組織留學生參觀rì本的方方面面,比如甲午一戰rì本的紀念館、rì本的大工廠、大船廠等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報紙負責宣傳、基金則負責活動,楊銳是想從上到下對留學生施加影響。林獬見老闆如此豪爽也不反對,甚至是高興,有哪個總編不喜歡自己報紙人人手上都有一份,現在報紙留名、基金揚名何樂不為,至於掙錢那是董事會考慮的事情。
謝曉石在旁邊聽的很是迷糊,問道:“先生。這報館維繫都很艱難,哪有錢發獎學金啊。”
楊銳笑笑,說道:“前期如果沒錢我們可以發獎狀或者獎盃就好,不必要發獎學金,也不要搞什麼頒獎儀式,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找個高檔的酒店一起聚餐聯絡感情,至於各類活動,可以大家各自出錢,基金負責指揮組織,安排好整個計劃就好。來rì本留學的,大家家境都不錯,就是公費留學生每個月的補貼也不少。”
謝曉石不懂得後世大學學生會的套路,頓時對這些東西很有興趣,一一記下留待後rì實行了。
在東京一直待到5月14rì,諸事交代完畢,並且預留了兩千塊錢給報館週轉,這才和軍國民教育會選出的兩個代表登船一起返滬。這兩個代表一個是湯槱、一個是鈕永建,兩人都是青年會的成員,臨行前還在留學生會館舉行了高規格的送別會,期望兩位代表可以完成大家的宏願——被朝廷批准後回國從軍北上抗俄。對他們的做法之前楊銳是怕他們吃清廷的虧,被抓被殺什麼的,後面發現其實他們心裡還是另外有的目的——想借此機會掌握一支軍隊,以便rì後為革命所用,這種行為說的好聽是曲線救國,說的難聽是以愛國為名裹挾大家一起去革命。為此楊銳對他們不再勸阻,井水不犯河水吧,而他們兩人透過前幾rì楊銳的宣講,也是看清了這個革命妥協派的真面目,對其敬而遠之,楊銳見此也不以為意,只是縮在艙裡完善自己的革命思想。這次rì本之行雖然沒有拉到同黨,可是收穫卻不小,除了佈局rì本之外,就是對自己的革命思想也歷練了,這對以後發展會員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