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估計還要在當地建大規模的煉油廠。那就有一萬千多公里,兩者相差四千公里。彈藥和給養倒是可以透過臨時修建鐵路,從地中海東岸到巴格達也就只有兩千三百多公里,可以鋪上三到四條鐵路。沙漠地帶缺少淡水,屆時則應該使用少用水的內燃機車。
在海軍奪取巴拿馬前,我們不必擔心陸軍進攻的進度,因為一旦海軍獲得制海權,掐斷敵軍的後勤補給,那蘇伊士運河、馬耳他群島、乃至直布羅陀都唾手可得。只要我們控制了石油。另外還有一個好處便是:這些地區的駐軍將大大減少我們登陸美國西海岸的難度。美國人如要說動英國參戰,那他們就必須出兵增援中東、印度、南洋等易受我軍攻擊之地。美**隊出動越多,那麼西海岸反登陸作戰時,他本土的可以作戰軍隊就越少。
從這一點來說,敵軍資源和敵軍兵力是成反比的。”黃宗邠說著自己的思考。“我們越晚登陸巴拿馬運河,那從美國本土傾巢出動的美軍就會越多,而當徹底失去制海權後,這些分散於世界各地的美軍將變成魚腩——要進攻,沒彈藥油料;要防守。沒給養物資。所以從世界大戰的角度來說,海權就是戰場主動權。缺少海權的軍隊要想出擊,只能依靠鐵路而不是船隻。
這是作戰,但從生產的角度看。那就是越快拿下巴拿馬運河越好。在西太平洋海戰失利後,美國人雖不會想到我們能在一年之內建造二十艘航母,但他肯定會擔心自己戰略資源的供應。特別是那些北美沒有的礦產。晚一天佔領巴拿馬,他們今後的物資就會多支撐一天、用於運輸重要物資的遠端運輸機就少一架、用於作戰的飛機就多一架……”
徐敬熙的思路一直放在北美。不想從世界角度來說,美國人如果出國作戰。那與當年日本人在東北作戰的下場差不多——一旦失去制海權,海外缺少補給的軍隊雖說不會餓死,但有等於無。於是他笑問道:“以海軍佔領巴拿馬的時間表計算,美國人能派出多少軍隊?”
“海軍的時間表……”黃宗邠想著當年那個未被透過的作戰草案。當時的估計是開戰第一年建造十五艘航母、第二年二十四艘、第三年三十艘。以美國的航母數量、作戰飛機效能判斷,開戰的第一年底第二年初,己方就能完全獲得太平洋制海權,可登陸巴拿馬這樣的防守重地是要做前期準備的,加上此地地處赤道,氣溫奇高,所以最佳的登陸時間是在開戰第二年的年底或第三年年初,這就有兩年至兩年半的時間。
“美國人是很懶散的,兩年時間他派不出多少人。”黃宗邠想到上次大戰,知道美國大兵的作態,斷然搖頭。“而如果我們要讓他有自己還握著一定製海權的假象,就不能登陸澳大利亞、新幾內亞這些要害之地誘敵;誘使他們前來菲律賓也不行。兩年的時間,我看就只能在中東吸引三四十萬吧,畢竟蘇伊士運河是戰略要地。”
“那我們就給美國人加碼,開戰後全力搶攻蘇伊士運河以及埃及。蘇伊士運河對英國的意義不下巴拿馬運河對美國的意義,我們派出數百萬軍隊搶奪蘇伊士,英國陸軍兵力不夠肯定會要求美軍增援。”徐敬熙想著這一點,端起茶杯笑道:“從這裡看,英國還是宣戰的好,不讓我們無法調動美……。”
‘哐當…’他正要喝茶時,會議室窗戶上的玻璃忽然碎了!一個石頭‘砰’的一聲落在地板上。一邊的副官見石頭還在冒煙,嚇得以為是手榴彈,急忙喊了一句‘臥倒’,把徐敬熙拉壓在地上。這邊急急忙忙,那石頭冒完煙卻很小聲的‘叭’得一炸,原來只是個綁在石頭上的鞭炮。
副官算是眼疾手快,可徐敬熙卻是狼狽了。茶水濺溼整個衣襟不說,橫摔在地上全身還發疼。他站起正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