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億,況且因為歐洲影響,火炮不但大規模自行化口徑還朝100mm以上走。總後認為如果中蘇全美交戰,每年最少需一億發炮彈(大小口徑平均每年需五十億元,高射炮彈除外),戰前每年生產兩千五百萬發炮彈,屯三年也就勉強夠頭一年打的——這等於是說,對美戰爭期間,總後只生產武器、培訓陸軍所需的技術軍士。實際生產出來的幾百萬支槍械以及戰車、汽車、火炮大部分將堆在倉庫裡,並不列裝。
不過換個角度考慮,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經濟實力擺在這,每年最多三百億軍費,減去空軍以及海軍航空兵的一百億(六十億用於生產飛機,每年四萬架,平均單價十五萬;三十三億用於人員培訓,每名飛行員十五萬。每年培訓兩萬人,另三億培訓地勤及技術軍士;最後七億用以雷達購買以及建造機場)。造船的四十億、軍餉衣食的三十億、油料的十億、彈藥培訓的十億、海港工事及工業裝置設施升級的三十億、科技研發的十億,混元彈的十億,預留作為機動的十億,也就只剩下五十億用於陸軍軍備,至於陸軍的軍餉、衣食什麼的,唯有先放一邊。
戰爭打的就是錢。什麼樣的經濟實力就編練什麼樣的軍隊、使用什麼樣的武器。原子彈嚇唬人是可行的,萬一嚇不住怎麼辦?潛艇運至指定海域引爆?用大型運輸機高空空投?這能有多大殺傷?在造出百萬噸級原子彈前,一旦對方艦隊或陸軍分散化,原子彈的威力將減至最低。萬一原子裂變理論忽然被突破了,到時就和毒氣一樣。因為害怕對方報復而成為單純擺設。
此時的核科技水平下,戰爭還是擺脫不了傳統模式,因此假如對美開戰,儘可能的往海軍傾斜資源是所有參謀的想法,空軍的資源不可觸動,剩下就只能搶陸軍的預算了,而陸軍的預算又與俄國的態度息息相關,如果確定俄國沒有什麼敵意,那麼現有的五十億大概還能抽十到十五億用於海軍造艦,具體落實到航空母艦上將增至八到九艘,加上原有的十五艘,每年的產量就是二十四艘。
而以情報局判斷的戰時美國最大造艦能力計,中日航母產量將處於絕對優勢——即便美國人排除一切干擾,二十個大型船塢和五十個中型船塢全用於建造航母編隊,按照建造工期計算,二十個大型船塢每年可下水艦隊級航母十三艘,剩餘五十個中型船塢中,一半造各式巡洋艦、另一半造輕型航母,以艦載機數量算,每年下水二十五艘輕型航母也就相當於八艘艦隊級航母,此與大型船塢的產量相加也僅僅是二十二艘,少於中日兩國的產量。
當然,這裡沒去算美國人數以百計由商船改造的二十節護航航母,但這些護航航母在艦隊決戰中是不是有用還要打個問號。並且,如果中日佔了先手,美國被誤導的船塢裡塞了不少戰列艦,同時她前面兩年造船業達不到最優效率——以一戰的情況判斷,這是極有可能的,當時美國造的商船到大戰結束後才大規模下水,最後再是前期交鋒中己方佔有若干優勢,作為戰勝方積累了一定的數量優勢,這些因素加成下,中日有非常大的勝利可能。
唯一的例外就是飛機!造艦方面美國人被船塢限制死,有錢沒處花,但飛機廠和汽車廠是同構的,雖然在浩瀚的太平洋上,飛機再多沒有航母也是抓瞎,可要是美國人在發動機技術上超越中日。比如中日航空發動機最大輸出是兩千馬力,美國人發動機馬力輸出三四千馬力……
總參謀部是出怪才的地方,做出的對美、對蘇戰爭方案有很多,但中國不是德國,美國不是法國,沒辦法複製德國一戰時的先法國後俄國的施利芬計劃。因此貝壽同等人做夢都想了解俄國的戰爭意圖。
在說完照相衛星對俄價值後,待沉思的楊銳回過神來,貝壽同又道:“先生,照相衛星不但對陸軍有用,對海軍也是有用的。航母決戰時最要緊的不就是發現敵航母方位嗎?如果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