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401名進士當中,進士及第1人、進士出身129人、同進士出身271人。
從人數上看舊學佔據了絕大多數,新學只有19人,其中大學5人。不過在質量上是新學佔優,唯一的進士及第出自通州聞道書院,剩餘18位也全是進士出身。
換個角度講,新學考生對新舊兩種體系知識的融會貫通更好,舊學考生能新老兼顧者比較少。很多舉子對世界知之甚少,或者叫漠不關心,連大明周邊主要有多少個國家都不清楚。
洪濤對這次新的嘗試很滿意,甚至有些出乎意料。他力主開辦的大學雖然只考中了5人,但上榜比例非常高,達到了七比一。且質量也相當不錯,全都是進士出身。
這樣一來大學的名頭就算打響了,今後的生源也就有了著落。百姓們並不清楚舊學和新學具體有什麼差異,他們只關心去哪裡上學、拜誰為師考取的機會大。用後世的話講就是升學率加就業率,硬邦邦的指標勝於雄辯。
另外馬經綸的聞道書院也火了,除了8位進士出身之外還拿了唯一的進士及第,基本就等於是狀元了。
但當洪濤看到這位狀元的名字時著實有些意外和驚愕……洪承疇,崇禎朝有名的人物,也是大清朝朝重臣,譭譽參半。
年方28歲的洪承疇出生在福建泉州府南安縣,其父為秀才。6歲就讀於當地一所私塾溪益館,11歲時轉到了鎮上開辦的新學。
在新學就讀期間,15歲考中了秀才,23歲考中了舉人。但沒有馬上參加會試,而是孤身北上去了聞道書院繼續攻讀。不料趕上了皇太后駕崩,科舉暫停,這一學就是七年。
有道是功夫不負苦心人,洪承疇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就中了頭甲,而且還是唯一的頭甲,雖然沒有狀元的頭銜,卻比狀元的含金量還高。
“讓他去雲南跟著袁可立幹幾年再說吧。”到底該不該重用這位歷史上有名的貳臣呢?洪濤也得不出確切結論,乾脆把麻煩扔了出去。
也不算甩鍋,以袁可立的能力和雲南的狀況,用不了三年就能大致看出一個人的品行和能力了,到時候再決定是重用還是放棄為時不晚。
除了洪承疇之外,在進士出身的名單裡洪濤還見到了兩個熟悉的名字,盧象升、史可法。此時這兩位都是二十出頭的小夥子,才學方面並不比洪承疇差多少。
歷史上的盧象升斯斯文文、白白淨淨、清清瘦瘦,標準的讀書人形象,但力氣卻很大,戰鬥力卻堪比武將世家出身,且對軍事很感興趣。
既然這樣,洪濤本著取人之長的原則把他送去了陸軍參謀部觀政,三年後再看看是不是具有帥才的天賦。
史可法雖然也領過兵,但戰績很差,可見其並沒有軍事才能。不過他是錦衣衛籍,還當過推官,孤守揚州面對多鐸大軍寧死不降,應該算個硬脾氣。這樣的人當法官最合適,那就先去刑部觀政三年吧。
同樣受到皇帝關注的新晉進士還有馬保國、馬保法。他們是孿生兄弟,直隸通州人,父親馬建順,祖父馬經綸。沒錯,這對兒雙胞胎是馬經綸的親孫子,今年剛好25歲整。
哥哥馬保國有點語言天賦,除了拉丁語成績不錯還會說蒙語、朝鮮語和日語。這麼好的外交官胚子當然不能埋沒,洪濤讓其去禮部觀政。
弟弟馬保法則是書院裡的化學大拿,沒事就喜歡搗鼓瓶瓶罐罐搞實驗。也就是馬經綸家底殷實,供得起孫子折騰,換個尋常人家,幾股青煙一冒,半年的生活費可能就沒了。
可是目前朝廷裡還沒有能經常接觸化學的機構,讓這麼一個搞研究的好苗子去官場裡浮沉又太可惜了。
於是洪濤以私人身份給馬經綸去了封信,建議讓馬保法先掛在工業部下面,但人去永定河鹼廠幹幾年,等新的部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