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內心出發,他不願意讓公司陷入必須選邊站隊的境地,繼續保持現狀最好。出於此種目的,他不得不提醒皇帝撕破臉對誰都沒好處,三思啊!
“在葡萄牙人沒有到來之前歐洲也有香料生意。就算因此歐洲各國全都不接受大明帝國的商船,朕也可以透過阿拉伯人、奧斯曼帝國去連通歐洲的商路。
但到時候你和你的公司可能就沒資格插手香料、白糖、茶葉、可可粉、絲綢、棉布、染料和瓷器生意了,亞洲也不會存在東印度公司的商館和港口。
好了,朕想說的就這麼多,你不用再勸,回艙好好想想該如何向總公司提出合適的建議。待明早天亮之後,願意的話可以來甲板上看看朕如何把那支艦隊的船一條條送進海底。
亞洲是大明帝國的勢力範圍,不管以前是什麼規矩,從今往後只能按照朕的規矩辦。這次是朕給歐洲人提的醒,如果他們還不醒悟,里斯本、羅馬、威尼斯、倫敦、巴黎、奧斯陸、哥本哈根都有可能像班達亞齊一樣!”
對於科恩半勸半威脅的態度,洪濤給予了堅決反擊。不要以為沒有了歐洲人,亞歐之間的商路就會斷絕。在葡萄牙人沒有抵達亞洲之前兩邊的貨物透過阿拉伯人勤勞的搬運和威尼斯奸商的倒賣照樣流通。
真到了那個時候,歐洲人內部就會出現叛徒,比如威尼斯人。他們可不會管戰略層面上對歐洲人還是亞洲人有利,只要賺錢必須第一個衝上去。
到時候本已沒落的地中海又會煥發第二春,再次成為歐洲的貿易中心,而遠離地中海的荷蘭人,只能守著上萬艘商船掉淚了。
陸地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就是洪濤互為備份的底氣,否則當初也不會在沒有完全把握的時候,急急忙忙向葉爾羌汗國發動滅國之戰。
如果海路能走通,當然還是大力發展海上貿易更划算,路上的商路當做輔助,更多側重波斯和俄國一邊。
要是歐洲人非想不開,要與大明帝國爭奪海上通道控制權,那權重就得變一變了,把路上商路當做主力,二道販子阿拉伯人當做輔助。
海上該怎麼打還是怎麼打,產品該賣還得賣,歐洲人該買也還得買。一邊賺著歐洲人的金銀,一邊和歐洲艦隊拼殺,然後用從歐洲賺來的財富繼續造船。嘿,就看歐洲人能支撐多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