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而且不合格的立即辭退,那可是要立馬兵變的。不過其他人都不知道這裡面的原委,只當這和陸軍一樣是正常程式,也就放過這件事情了。
楊銳不想多說海軍的事情,既然說到稅收那就順著筆記本里的資料把政府的支出說一說。“支出主要是行政、軍費、外債、關局、外交、河工、教育、官業八項,行政定在一億兩;軍費,按照復興軍薪餉,雖然將要編練五十個野戰師,但舊軍的兩千九百萬兩不要全付,旗餉六百萬兩可以取消,加上海軍原有的五百六十八萬兩和潛艇部隊一千萬,一年的軍費定九千八百萬兩,比滿清滿的軍費多了一千萬兩;外債,明年要支付的外債在五千一百一十七萬兩……”
他話到這裡,諸人都是一嘆,如果財政收入沒有增收,那麼五千多萬的外債居然要佔整個財政收入的六分之一,而且按照之前資料大家也知道,這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而是年年都有的事情,比如庚子賠款就要還到1939年。不過他們的一嘆並沒有讓楊銳停頓分毫,這幾年他看賠款的數字看的多,早就麻木了。
“……關局也就是海關常關,在五百八十三萬兩;外交因為沒有細算,參照滿清的三百一十多萬兩,定在五百萬兩;河工,滿清的預算是在四百萬兩,現在我們還沒有對全國的河道做全面的普查,只能先定在一千萬兩;教育,因為現在教師還達不到我們要的三十萬規模,所以只有參照滿清定的一千二百萬兩,再加上教育會的六百萬兩,拋高一些算在兩千萬兩;這些錢加起來有兩億兩千八百八十多萬。這裡還有朱寬肅那邊的錢沒算進去,除去這些,五億八千萬兩能剩下的三億兩左右,這些除了小部分用作技術研發,其他的都是實業投資。”
楊銳終於把一大堆資料唸完,然後道:“五億八千萬的稅收,即便有農會,也要三年的時間才能達到,今年因為革命造成了動亂,又是在七月舉義,估計只能收上來一到兩億的稅,要滿足今年和明年的花費,只能靠我們的自有資金、滿人貪官身上的截收,以及華僑那邊的債券,但可以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洋人不借款,我們自己也能挺到明年稅收的時候。
現在估計,清查田畝、把所有的鹽場合併為中國鹽業總公司、建立農村供銷社以及專賣體系這幾件事將要花三年的時間完成,由此判斷12年的稅收將在四億左右。13年可以到達五億,14年才能走入正軌。這樣算的話,要想在歐洲大戰前有一個好的實業基礎。我們還是要向外借貸,最好能在明年借入一到兩億美元,然後投入到工業上去。13年稅收五億,那我們自己就可以拿出兩億投入到實業,除了實業外再就是一些原料,比如特種鋼材、造槍炮的鎳……這些要進口的戰略資源,現在就要開始囤積。”
楊銳一腦子想著怎麼在一戰前把中國的工業體系完善並壯大起來。如果歷史沒有改變的話。那麼中國準備的時間只有五年,要等16、17年歐洲死人無算、難分勝負的時候,因為戰爭而造成的漲價才能最高。除了對日之戰的五億戰費外。加上借款,14年之前能投入實業的資金估計只有四億到五億兩左右,最多不會超過六億。但如果借不到外債,那就只有三億兩最多了。
“竟成。朱寬肅的費用定在多少?”沒有人問工業投資的事情。鍾觀光倒問起了朱寬肅的費用,這個很重要嗎?
“一年給他四十萬兩,再以他的名義花三百六十萬兩,加起來四百萬兩。”楊銳很不在乎的道,他現在想和大家討論的是工業建設,而不是朱寬肅。
四十萬兩是不多的,畢竟紫禁城那麼大,各門各類的人那麼多。整個四百萬兩楊銳是參照後市滿清的。鍾觀光道:“以他的名義花三百六十萬兩是什麼意思?”
“就是……比如,學校裡的學生一年發三套衣服。以朱寬肅的名義發一套,讓他們這些學生知道自己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