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緩坡之上,人們來來往往,比之前幾日,顯得更加繁忙。
周向輝返回碼頭,立即把幾名海運部隊員,連同秦子亮、林金友一起,連夜開會安排工作,並將當前嚴峻形勢傳達下去,要求大家務必緊張起來,確保輪換工作順利進行。
第二天一早,秦子亮等人仍舊如往常一般駕船外出,執行取水任務,周向輝、林金友則將數名中隊長叫過來,商議人員調整工作。
待事情議定之後,周向輝來到水渠挖掘現場,檢視工程進展情況。
安錦碼頭緊靠白龍江入海口,南端有長陸伸入江中,與對面的江心島一起,將河道驟然收緊,加上附近的沿岸山嶺,形成一道天然的避風屏障。
再往北去,先是大片灘塗,然後才是一處平地,向江內突出,與北側長陸遙相呼應,將這處江口港灣環抱起來。
整個港灣面積不大,南北直線距離也就兩三里地,其中大部分是灘塗地,僅有南側約千餘米的凹形江岸,能夠滿足船隻停靠要求,也就是當下安錦碼頭所在地,相關設施仍在完善之中。
沿著河岸往北,穿過那片灘塗地,有一塊寬廣平地深入江中,再往北,同樣是大量的灘塗地塊。
水渠的引水口,就選在這處平地岸邊。
從地勢上來看,北高南低,順勢引水難度不大,也不需要提水裝置加持。
最大的困難,還是人手不足,哪怕是僅僅挖一條四五米寬,兩米多深的溝渠,對人力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近兩百名務工人員,加上四連的百餘人,每日加班加點地勞作,這會兒也才挖出一百多米距離。
好在一期僅到山谷坡地處,等到秋日時節,差不多就能完工。
周向輝過來時,大批人馬聚集在岸邊,正在幾名工匠的指揮下,將之前預留的取水口挖開,任由江水湧入水渠。
看著江水毫無阻滯地注入水渠,現場頓時歡騰一片,不管規模大小,至少之前制定的方案是可行的。
周向輝選的這兩名中隊長還是十分靠譜的,其中一人已內定為礦區二中隊的中隊長,將隨同四連,前往礦區接手挖礦工作。
當週向輝向手下中隊長、小隊長通報相關情況時,第一個緊張起來,便是那位剛剛才被任命的中隊長。
儘管首長介紹的簡略,但只要隨便動動腦子,便能想明白其中情由。
礦區那邊打架,居然還死了人,接下來四個連隊大範圍輪換,二中隊直接解散,顯然不算常規動作,更談不上正常輪換了。
新提上來的這位中隊長絲毫沒有新人讓著老人自覺,反而和兩位老上級爭論的極為激烈,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他要接手的人員,可是礦區那邊的刺頭,若是沒幾個好手跟在身邊,非出大亂子不可。
周向輝只是站在一邊旁觀,並無任何插手之意,凡是自己不熟悉的事情,瞎摻乎的結果,必是一地雞毛。
爭吵有爭吵的好處,那就是事事都能聊的通透,大家各自取捨,才能達成平衡局面,接下來開展工作時,就會做到有的放矢。
這次事發異常,吵得更加激烈,最後連林金友亦加入進去,一邊協調,一邊作出承諾,那三位才略略收斂,拿出最終分割方案。
新任的礦區二中隊中隊長帶著人離開,林金友則安排一排跟著一同前往,先去熟悉礦區情況,自己這邊,還需和周向輝細細商議一番,待一連趕來,才能撤離防區。
趙通帶著三十幾名手下,垂頭喪氣地走上緩坡,心情壞到了極點。
好不容易掙下的中隊長,就這麼被撤掉了,雖然仍給他保留了小隊長,但這面子,是直接掉到地上了。
輪換到碼頭修渠,手下大部分工人選擇乖乖等待整編,只剩下這三十餘人,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