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安南國東部邊陲的小城安興縣,到處都在傳一條訊息,那就是春天時,前來買糧的那撥海外來客,竟然在雲屯一帶的紮下根來,並且還在不斷發展壯大。
據往來商戶言說,這幫海外來客,就是去年在崖州登陸的華興人。
在擊潰萬餘海盜入侵之後,華興人已在崖州穩穩立足,並開始沿著各處海岸迅猛開拓,其中雲屯海域,便是重點之一。
對於安興縣的人們來說,事情倒是個好事情,畢竟由華興帶動,今年來縣城採辦貨物的商人明顯增多。
唯一令人尷尬的地方,便是華興人不告而來,悄然在雲屯山區立足,實在是有些打臉。
雖然是荒蕪之地,那也是安南國的正式領土呀。
城內一座宅院中,家主呂錦榮看著匆匆趕來的莫海,笑著問他事情辦的怎麼樣?
莫海抹去腦門上的細汗,興奮地表示一切順利,總之華興人的到來,定能給鄭家添不少麻煩。
在安南京師升龍府逗留數月,莫海不僅與隱在城中的莫家人取得聯絡,還經莫家人介紹,將訊息一併傳遞給同樣居於城中的阮家人。
經過密切商議,兩家迅速達成一致,那就是儘量將華興之事鼓譟起來,來個二虎相爭,漁翁得利。
如今莫家在北方苦苦掙扎,幾乎要被鄭家剿滅,阮家屈居南方,亦是低眉順眼,不敢有絲毫異動,原因就是鄭家實力兇悍,又把控朝堂,對莫、阮兩家有著壓倒性優勢。
讓鄭家將注意力轉到華興人身上,無疑能大大緩解眼前壓力。
莫海雖與安南莫家同姓,但卻不是同宗,之所以願意替莫家做事,主要還是恩情未了。
當年莫家稱帝時,頗為善待雲屯各村,如今莫家倒臺,作為雲屯土著的莫海,自然要知恩圖報。
海面上有啥新的變化,莫海總要想辦法通知安興城內的呂錦榮,只是考慮華興之事太過重大,才親自趕往升龍府,彙報此間情形。
作為莫家安插在安興城的眼線,呂錦榮擁有大燕血脈和安南土著雙重身份。
具體來說,就是在燕朝統治安南期間,呂錦榮祖上曾在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當過官,由此留下安南呂氏一脈,到呂錦榮這一輩,成了安興縣的土著富商。
作為燕朝人的後裔,呂家明面上甘為鄭家順民,暗地裡,卻更加認同莫家,常常為其通報海上訊息。
聽說阮家也摻乎進來,呂錦榮心情大好,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阮家雖與莫家積怨深重,但在共同對付鄭家一事上,倒是靈活的很。
隨後,莫海又問起此間情狀,那華興人可有再來買糧?
呂錦榮笑著表示,具體情形他也搞不清楚,據往來商戶相傳,華興人在雲屯海灣搞的很大,具體到人員規模,怕是早已上千。
相比年初時,原本荒無人煙的海岸山區,如今已如市鎮一般,並且有了個新名字,叫作安錦市,其周邊廣大海灣,亦被稱為百子龍灣。
華興人之神奇,當屬世所罕見。
至於買糧嘛,早已不用華興親自出馬。
其糧食供應的主要渠道,亦從安興轉至燕朝欽、廉一帶。
聽到這裡,莫海大為驚異,沒想到自己出走數月,華興人竟然壯大如斯?
作為負責海岸防衛的安廣處指揮使鄭橡,豈能無動於衷?
呂錦榮輕嘆一聲,表示鄭橡倒是做了些事情,譬如調兵、調船,進行出海準備。
無奈夏日雨水頻密,加上船隻不足,便一直拖延下來。
還有一個原因,便是敵情不明,華興人到底實力如何?來了多少人?誰也說不清楚。
打不打?怎麼打?鄭橡自己也沒有個準主意。
入秋以來,隨著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