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實“真相”之後,還真就有了這種想法。
正如一隻綿羊領導的狼群,對上一頭獅王率領的一群獅子,陶商的結局幾乎是註定了的。只一個回合,這近萬人的丹陽精兵。便連同他這個仲家皇帝親封的徐州牧,壓根就沒有任何懸念的便被打順手的呂布大軍一舉成擒。又因為呂布心憂臨淄的局勢,又不放心將陶商放在畢竟有老陶家主政數年的徐州。索性便隨軍將陶商押送回了臨淄來。原本這本不過是順手為之的事情,陶商投靠偽帝袁術,呂布擒之本是正理,卻不料竟然“惹”上了一身“怪味”。
廬江城中的袁術被三家聯軍打的最終只帶了百餘人在紀靈的死命相護下敗逃丹陽。而麾下心腹謀士陳紀卻是因為心有他想而故意慢了一拍。在被聯軍“捕獲”問及神器下落之時,也顧不得相詢的是哪家兵士,只要人問,便是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將“事實真相”全盤托出,信誓旦旦的稱就是陶商命人盜走了傳國玉璽。一來陳紀本就是當事人,言辭話語全然不似作偽,又是這幅恨不得詛咒發誓、急於投誠的樣子。倒是還真不少人認可了陳紀的說法。
可當曹、劉、孫三家聯軍連番追查陶商下落時,卻是得知自陶商在不知何故。不要命一般追擊呂布行軍時失了蹤。
事情發展到了現在的態勢,三家聯軍誰也沒有了心思去追擊已經大傷元氣的袁術。所有人心裡都清楚的很,袁術之所以這麼招人恨,不就是因為借這神器興風作浪引發了眾怒麼。眼下這神器都“丟”了,追擊只帶著幾百殘兵遠遁江湖的袁術,功勞便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大了,只需緩緩圖之便是了。
眼下只有傳國玉璽才是最為重要的,這幾乎成了一個共識。
這年頭沒幾個傻子,誰都看的出來,若是沒有這神器打底,就憑藉袁家四世三公的名望百餘年積累下來的人脈,但凡還顧慮點香火情的,說不得便會暗中使你剿滅“仲家皇帝”袁術的功勞大打折扣,更有甚者還會被扣上個同樣有私匿玉璽“嫌疑”的大帽子。什麼?你絕對沒有私藏玉璽?袁家老二這等出身都忍不住這誘惑,請問你哪位?華夏向來是講人情的,咱不參與謀反,只不過說幾句公道話而已,誰又能見怪的了?
而眼下,據陳紀的交代,陶商盜走了傳國玉璽,那麼只要能找到陶商,就很有可能找到傳國玉璽。
事情陷入了怪圈當中。呂布攻袁術,行百里而半九十,在袁術本城城下因為得知了臨淄之事而突然撤走。而陶商卻去追擊呂布下落不明。那陶商去哪了?
現在所要憂慮的是,呂布生擒了陶商之事並不是什麼機密。有心人倘若想要查探出來,也不用費很大的功夫,而且很有可能會因此而懷疑到呂布的身上。
可真正的問題是,陶商哪裡會有什麼傳國玉璽?一切都不過是秦某人慾嫁禍於人而使的手段而已。那神器現在可是舒舒服服的躺在呂布府庫的秘藏之中呢。懷疑就是原罪,更何況本就是事實,倘若真被懷疑到頭上,呂布攻襲袁術的真正目的便會暴露出來,這好容易才好轉的名聲,卻是又要洗不清了。
誰能料想當初不過是為了糊弄袁術,順便借之以離間袁術同陶商關係的說辭,眼下看來,“效果”著實不錯。攪渾了這攤水不說,還給自己招惹上了麻煩。也難怪秦旭要哭笑不得了。
“你的意思是,這傳國玉璽之事,我等是認也得認,不認也得認了?”呂布自然明白這件事情的棘手之處,便是這陶商放與留的問題,皺眉問道。“文和莫非有良策以教某?”
對於賈詡的能力,呂布還是瞭解的,絕不在被自己倚重郭嘉之下。說來青州幾次遇到的難題,幾乎都是賈詡劍走偏鋒,透過秦旭之手解決,青州旱災、謀劃徐州、營救天子等等皆是如此。只是這哥們兒太低調了,而且往往將事情解決在萌芽狀態,所以名聲在呂布軍中著實不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