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上映要做的工作,比北美上映繁瑣多了,他大體上說了一下:「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紐西蘭、韓國、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等市場,排在海外第一批次上映,北美上映一週之後,我們會推動影片在這些地區全面上映,其他市場會在後面的兩到三週內陸續上映,日本上映要等北美上映六週之後。」
羅南知道,這是日本的電影市場保護造成的,好萊塢電影海外發行,最後上映的主要市場,基本都是日本。
「有些國家引進電影需要審核和評級。」羅南提醒道:「提前做好準備。」
艾倫·艾伯特說道:「我們會在影片引進之前兩個月,就做好準備工作。」他又補充道:「不符合影院上映要求的市場,也力爭讓我們的影片進入線下市場。」
海外收入很多時候都是積少成多。
羅南也明白這一點,問了些海外市場的情況,轉而對看片部門的負責人阿姆斯特朗說道:「坎城電影節的事準備的怎麼樣了?」
去年,他就計劃去坎城電影節上轉轉,特地讓人向電影節組委會提交了使館影業的資料,使館影業可以作為買片方進入電影節提供的巨大交易平臺上,去選擇中意的片子。
阿姆斯特朗說道:「電影節的正式邀請函已經到了,使館影業可以透過官方渠道進入電影節。」
「很好。」羅南說道:「你也抽調幾個人手去坎城。」
坎城電影節的商業氛圍非常濃厚,或許最吸引普通影迷的是競賽單元,但最吸引電影公司的,卻是影片的商業交易。
與奧斯卡的好萊塢大聯歡不同,坎城電影節的國際味更濃,全世界的片商都會拿自家最新的作品在坎城電影節上展出,以便賣個好價錢。
這個世界上,能在全球範圍內發行電影的公司少之又少。
5月14日,第53屆坎城電影節正式開幕,羅南在開幕之後的第三天,帶著助理康妮趕到了法國,準備尋找中意的影片。
參加展映交易的影片高達數百部,其中不少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
第184章 歐洲電影藝術
來到坎城的時候,電影節已然開幕,羅南看到的是一座喧囂的海邊小城,來自全球各地的影迷和片商們,匯聚在了坎城這座電影之都。
羅南先去電影節組委會辦理了電影節通行證件,有了證件,很多事情辦理起來會方便許多。
使館影業早已在電影節備案,羅南繳納2000歐元費用之後,拿到了代表業內人士的粉色通行證。
這種業內人士證件不是想要申請就能拿到的,組委會方面有專門的評估,而且證件也不免費,高昂的證件費也是電影節收入的來源之一,一般普通通行證的註冊費為399歐元,而製片人交流會和製片人工作坊的證件則需要1000歐的基礎註冊費,每上升一級,費用也會隨之增加。
粉色下面有黃色和藍色通行證,上面還有白色證件,那是多年參加坎城電影節的老客戶才能拿到的通行證,像羅南這種新丁,想要拿到需要付出巨大代價。
坎城電影節是全世界藝術氛圍最濃的電影節之一,但依然是用金錢堆積起來的藝術遊戲。
金錢對成功舉辦電影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據羅南的瞭解,雖然法國國家影視中心、普羅旺斯·藍色海岸大區政府和坎城市政府的財政會負擔部分電影節費用,而且私人和企業贊助也不少,但電影節每年要維持下去,還需要自身具備造血功能。
這種體現地位高低的通行證就是造血環節之一。
別小看這些證件的顏色,它們能讓持有人在電影節期間享受完全不同的待遇。
比如坎城電影節的參賽影片,通常會在首映紅毯的前一天,進行優先場放映,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