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在墮胎問題上向來爭執不休,並且曾經有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墮胎問題成為兩黨爭取選民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選項。
自從《朱諾》上映以來,墮胎這個話題逐漸又成為焦點。
一方面,維吉尼亞州高調支援直至生產時分的墮胎;另一方面,在阿拉巴馬和喬治亞等南方州,眾多官方組織又開始討論簽署「心跳法案」的可能性,根據這一法案,規定在婦女懷孕40多天以後,可以聽到胎兒的心跳之時,進行墮胎就將成為犯罪。
這些,都保證了《朱諾》始終受到一定的關注。
從大規模擴大放映開始,《朱諾》還沒有任何一個週末的票房,落到1000萬美元以下。
儘管沒有爆發,平穩的票房走勢對於這一小眾題材型別的電影,卻也非常難得。
到接近十一月份的時候,經過六週的平穩放映,《朱諾》的北美票房累計達到7114萬美元。
這一票房產出,已經是影片600萬美元製片成本的十倍還多。
況且,在足夠的話題度的支援下,《朱諾》的票房產出遠遠沒有達到終點。
影片還未在北美以外的市場上映,目前使館影業也在做海外上映的準備工作,根據市場調查預估,受限於題材型別,海外票房能有北美產出的一半就不錯了。
《朱諾》可以說是一部非常美國化的電影。
比如在東方的很多地方,墮胎同樣敏感,卻不是什麼罕見的事。
其文化背景上面的差異,觀影時的心態也完全不同,觀眾也很難理解《朱諾》中的做法。
甚至,在太平洋對岸的電影圈子裡,拍攝青春型別的電影時,有種非常普遍的無墮胎不青春的觀點。
這種觀點背後的現象,大概在那幫文藝青年圈子裡很普遍?
反正羅南曾經從初中到高中再到四年大學,也算是訊息比較靈通的人了,從來沒聽說過有哪位同學墮胎。
或許,這也與他的交際圈子還是不夠廣泛有關吧。
《朱諾》出名了,影響力大了,賺到的票房多了,麻煩也隨之而來。
來自亞利桑那州的一位二十五的叫做薩曼莎的女性,與其代理律師一起向媒體控訴,《朱諾》一片在沒有得到她本人許可的情況下,使用了她的真實經歷作為故事原型,損害了她的名譽,破壞了她的公民權利。
「沙海娛樂試圖在製作電影、描繪人物的過程中,拿到我的同意書與免責書,但是我拒絕放棄我的隱私權利,不肯給出同意書與免責書。儘管如此,沙海娛樂依然利用了我的親身經歷,為了製作和宣傳影片。」
好萊塢每一部熱賣影片的背後,總是會有無數「被侵權者」出現。
至於真假,明眼人一看即知。
薩曼莎指責:「沙海娛樂的製片人傑西卡·菲爾頓與導演索菲亞·科波拉充滿惡意,對真相毫無尊敬,影片永遠的損害了我的個人聲譽。」
隨後,薩曼莎和她的律師正式起訴沙海娛樂,要求沙海娛樂為對她造成的傷害賠償1000萬美元,還要求再罰1000萬美元的懲罰性損害賠償,共計2000萬美元。
薩曼莎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相對論娛樂版權與法務部看到訊息的時候,就迅速拿到了她和她的律師的所有資料,這兩人背後沒有任何勢力支援,純粹就是想要摟一筆錢。
因為薩曼莎確實在高中時代懷過孕,並且把孩子生出來送給了其他家庭撫養,這看上去與朱諾的經歷很相似。
任何人一旦腦海里充斥的全都是貪婪,眼前也就只剩下了錢,做起事來也會不管不顧,犯下很多可笑至極的愚蠢錯誤。
「真是利益動人心!」
休息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