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完全就是胡扯或者是想當然。朱元璋是從農名起義中起家的不假,但正如前文所述,元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不是統治黑暗、壓制漢人,統治黑暗也不是黑暗了一天兩天了,對漢人的壓制也是一開始就有的,為什麼到了元順帝的時候滅亡了呢?
其滅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朱元璋說的——主弱臣強,地方將領逐漸坐大,不服從皇帝的指揮,一些人甚至還和皇帝搞摩擦,形不成合力來對付起義軍,他們甚至自己還搞內鬥消耗力量,白白浪費了許多機會,以至於起義軍一次又一次絕處逢生,逐漸坐大。
這也就是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為什麼一直致力於加強中央皇權的原因,他深深地知道,如果元順帝對朝廷的控制力很強,對各路軍隊都能做到如臂使指,指哪打哪,那他們起義的成功機率是不大的。
至於民心,我想他是很輕視的,他打敗了張士誠後,為了報復甦杭一帶的來百姓對張士誠的支援,給他們增加了很重的賦稅,絲毫不考慮民心的影響;他的兒子們秦王、晉王、齊王等動不動就殺人,甚至以殺人為樂,也是嚴重違背民心的行為,但他也只是訓斥一頓了事。這些都足以看出他對民心的輕視,在他眼裡,這些人都只不過是給他朱家做工的奴隸而已,有什麼可重視的?
他心裡清楚的很,老百姓向來都是一盤散沙,就算你眼睜睜地看著鄰村因為謀反被皇帝殺了個乾淨,你也不會上去造反,反而會很猥瑣的忍辱偷生,過自己的小日子,只要君王的控制力強,將國家的資源都控制住自己的手裡,那不管誰造反都可以分分鐘滅了他。
出使太平部的使者趙順和出使把禿孛羅部的使者張堯臣接到上級命令之後不敢耽擱,匆匆回家,草草收拾了一番,便帶著各自的隊伍上路了。
二人結伴走到哈密,再向北就是大漠了,由於他們兩人去的部落不同,所走的方向也不同,因此只能在這裡分手。
「張大人,咱們就此別過了,多多保重啊。」趙順和張堯臣同朝為官,平日裡私交也很不錯,二人私底下多有走動,這次又一同被選中出使瓦剌,更使得他們的關係不由地親近了幾分。
前方就是茫茫大漠,有著一望無際的沙塵和數不清的風險,雖然瓦剌太平部和把禿孛羅部有心歸順,但人心隔肚皮,未來的事情誰也無法預料,萬一要是在桌子上談崩了,被對方扣留下來放羊或者是直接殺了還是有可能的。
皇帝派去出使帖木兒帝國的使臣郭驥不就被帖木兒扣下了嗎?當初郭驥出使帖木兒帝國路過敦煌時,還是他們幾個搞的接待工作,在酒桌上也是其樂融融,結下了深厚的酒肉情誼,現在聽說他已經被到訪國扣留,而他們又開始步郭驥的後塵,二人就不住地唏噓感嘆。
命運無常啊,希望這次能夠順利回家吧。
張堯臣端起送行的酒杯一飲而盡,拉著難兄難弟趙順的手,真切的感嘆道:「趙兄,千言萬語都在酒裡,趙兄一定要珍重啊,等我們凱旋歸來,在一起喝酒談詩。」
「一言為定,賢弟保重,愚兄先走了。」趙順也十分豪邁的將自己手裡的酒杯端起來一飲而盡,然後「啪」地一聲摔在了地上,衝著張堯臣一抱拳,然後翻身上馬,口中喊了一聲「駕」雙腿一夾馬肚,頭也不回的帶著自己的手下向茫茫大漠中飛奔而去。
望著這位仁兄瀟灑豪邁的背影,張堯臣心中無限感慨,希望這一趟旅途都能平安吧,他的一名小老婆馬上就要生產了,他怕是趕不上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了,希望自己能夠平安回來,去抱抱自己剛出生的孩子。
「走了,兄弟們,打起精神來。」張堯臣收回遠望的目光,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一改之前的那副惆悵的表情,換成了滿面春風,意氣風發,他要給自己的手下打氣,讓他們覺得這趟出使前途是光明的,抱著樂觀積極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