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並沒有合適理由表態反對,這件事情的敏感性也不適合他出面反對,所以就只好是聽之任之。
不過,趙俊臣也不是特別擔心德慶皇帝的這般手段,因為他的威望與人脈已是深深植入了陝甘三邊的各個階層,包括官府、軍隊、商賈、士子、百姓等等階層皆有佈置,並不是德慶皇帝調換一些上層官員就可以拔除的。
德慶皇帝固然是精通帝王心術,但他的觀念還是老一套,並不懂得深入基層群眾的道理,總認為自己調換幾名官員就能控制局勢,這就註定了他的事倍功半。
最後,也是最值得趙俊臣警惕的事情,則是德慶皇帝與“周黨”、“沈黨”、清流們對待趙俊臣的態度已經達成了共識,行動與態度很是一致,這就意味著趙俊臣今後若是想要打破這種僵局的話,所遇到的阻力也要遠超想象!
“看來,想要渾水摸魚的話,就必須要把廟堂局勢進一步攪混才行!”
等到這場朝會結束之後,趙俊臣暗暗想道。
早朝結束之後,官員們紛紛離開了太和殿。
趙俊臣習慣性的想要前往午門乘轎去戶部衙門辦公,但走了幾步才反應了過來——他現在已經不再是戶部尚書、而是內閣輔臣了,他的辦公地點也不再是午門外不遠處的戶部衙門,而是變成了紫禁城裡的文華殿。
想到這裡,趙俊臣就換了前進方向,轉而向著文華殿的方向走去。
“內閣啊!輔佐皇帝制定朝廷政策的地方,我從來擔任戶部尚書的時候,權力只是限於財政之一隅,但也是獨斷乾坤、一言九鼎了;如今擔任了內閣輔臣,權力也就擴張到了各方各面,還可以影響到朝廷的政策方向,但辦事之際也必須要與那些權臣們商議著來了……卻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樣一種場景。”
暗思之際,趙俊臣的腳步不由是加快了一些。
趙俊臣的身體近況固然是不算好,但終究是一個年輕人,沒走幾步就見到了幾位老臣正在前方不遠處,慢悠悠的走向文華殿的方向。
這幾位老者,分別是現任的內閣首輔沈常茂、權傾朝野的閣老周尚景、作為清流領袖的閣老程遠道、以及另一位“周黨”出身的閣老李和。
若是拋開正在陝甘三邊主持軍政的閣老梁輔臣,再加上新近成為內閣輔臣的趙俊臣本人,廟堂裡的幾位閣老也就全部湊齊了。
見到幾位閣老之後,趙俊臣稍稍沉吟了一下,然後就加快了腳步,走到了幾位老者的身後,拱手行禮道:“晚輩趙俊臣,見過幾位前輩!”
聽到趙俊臣的問候,幾位閣老紛紛是停下了腳步,轉身看向趙俊臣。
趙俊臣則是態度謙遜的繼續說道:“從今往後,晚輩就要與幾位前輩一同在文華殿內輔佐政務了,晚輩的威望不足、見識淺薄,今後若有不足之處,還請幾位前輩多加指教。”
聽著趙俊臣的自謙,看到趙俊臣的年輕面龐,然後又看到另外幾位閣老與自己一般的蒼老模樣,周尚景、沈常茂等人不由是心生感慨。
他們進入內閣的時候,最年輕也有四五十歲了,哪裡像是趙俊臣一般,不過是二十五六歲就已是踏上了人臣的頂峰。
尤其是沈常茂,不由是內心生出了妒恨之意,只覺得趙俊臣年紀輕輕就與自己一同入閣輔政,權勢與功績也隱隱壓過了自己這個有名無實的內閣首輔,這就像是嘲諷自己一把年紀全部活到了狗身上一般。
妒賢嫉能,就是說沈常茂這種人了。
客觀而言,趙俊臣重返廟堂之後,顯然是有助於穩固沈常茂的首輔位置,若不是因為趙俊臣出手解決了河套戰事的後勤糧草難題,又接手了漕運不暢的麻煩,這些事情發展到最後,都是要由沈常茂背黑鍋,到時候沈常茂就必然是要垮臺的。
沈常茂自然也明白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