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德國在南大西洋的潛艇戰更趨沒落,第四艦隊的“配角”色彩也就顯得更濃重。二戰結束後這支艦隊“苟延殘喘”至1950年,被併入同樣以諾福克為基地的第二艦隊。
短短7年的艦隊史,第四艦隊經歷了5任主官,首任是英格拉姆海軍中將(JonasH。Ingram,1943。3…1944。7),此後相繼為門諾埃(WilliamR。munroe1944。11…1945)、庫裡(Thomascooley,1945…1946)、巴貝伊(Daniele。Barbey,1946。9…1947。3)和麥克莫里斯(charlesmcmorris,1947。3…1950),5任主官中門諾埃、庫裡聲名寂寂,巴貝伊和麥克莫里斯雖是海軍名將,其顯赫戰績卻均建立在就任第四艦隊之前(前者以太平洋戰場上的“越島登陸”著稱,而後者則在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收復了二戰中唯一被日本佔領的美國本土),只有首任英格拉姆以其在第四艦隊司令任上建立的功勳,被提升為大西洋艦隊司令,這一方面說明二戰中第四艦隊的“曝光率”雖低,但貢獻卻不容忽視,另一方面也說明,第四艦隊建功立業的主要時段,集中在艦隊成立至諾曼底登陸這短短1年1個月不到的時間裡,而“拿手好戲”則是護航和反潛。
借屍還魂使命是什麼
根據《國防時報》報道,第四艦隊大本營將設在佛羅里達州傑克遜城的梅波特海軍基地(mayport,Florida),這個基地目前是美國海軍南方司令部所在地。
據稱第四艦隊的防區範圍北起佛羅里達最南段的基維斯特港,南至南美洲最南端火地島上的合恩角,涉及30多個瀕海國家,重點任務是“負責加勒比海至南大西洋的防務和反恐”,拉夫黑德解釋稱,此舉有利於“整合美海軍在這一海域的戰鬥力資源”,並可更有效地“執行美國國家海洋戰略”。
目前在這一海域,美國海軍配置有南方司令部和第二艦隊,前者作為類似“軍區”的地方性指揮機構,為海軍部直屬司令部;後者系“野戰部隊”,屬大西洋艦隊建制。由於和平時期海軍經常要承擔諸如救災一類緊急任務,按傳統,這類任務理應由南方司令部指揮,但南方司令部本身缺乏艦船和人力資源,必須和第二艦隊協同,可前者主官編制為一星或二星少將軍銜,後者則為中將,指揮協調均很成問題,經常因此耽誤了大事。2005年,美國新奧爾良發生特大颶風災害,正是因為二者的扯皮耽擱,導致救災延誤,損失增大,遭到國會詬病。此番專設第四艦隊,而且司令由南方司令部司令兼任,有利於此後類似緊急事態發生時的指揮和排程。
按照拉夫黑德的話,“人們將慢慢看到南方司令部因此成為海軍的大舞臺,海上力量的建設將越來越突出”。第四艦隊在平時並無一艘軍艦,而只有指揮機構,但在“必要”時,會從第二、第六艦隊中抽調適合執行相關任務的軍艦,如兩棲攻擊艦、醫院船和高速艇,甚至主戰艦艇。這種模式,和1995年7月恢復的第五艦隊相似。
雖然美軍方著重強調恢復第四艦隊的反恐和救災需要,但許多軍事評論家都指出,這一艦隊的設立,是為了應對加勒比海和南大西洋海域可能出現的海上威脅,尤其是潛艇威脅。
在拉美東海岸,較有規模的海軍如巴西、阿根廷等均與美國關係正常,真正可能構成挑戰的是古巴和委內瑞拉。
古巴海軍規模3000人,擁有1241Pe“毒蜘蛛II”輕型護衛艦一艘、“黃蜂”級導彈艇12艘、掃雷艇2艘、獵潛艇2艘和巡邏艇21艘,還有2000人左右的海軍陸戰隊。這支海軍實力較弱,艦艇大多老舊,最大最先進的“毒蜘蛛II”,滿載排水量僅455噸,和世界第一的美國海軍可謂不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