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了大梁所有人,顯得很公平,但這裡有個很大的問題——
盤纏!
士族當然無所謂。
但是寒門和平民呢?
從大老遠跑一趟京師得花多少精力和錢銀?
考中了還好,可萬一沒考上,那就血虧,乃至三五年都緩不過這口氣。
這也導致好多有抱負之士望洋興嘆,實在是賭不起啊!
所以,這一點也必須要改!
徐錦鳳再一次使出了“拿來主義”這一大招!
科舉,細化成四場。
第一場當然是童生試!
可以每年一次,各縣舉辦,透過者取得【童生】身份。
這第一步,寒門和平民家的孩子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即便離得遠的,步行去縣城也耽擱不了幾天。這點代價,他們還是負擔得起的。
第二場,院試。
以各府為單位,所有童生都可以參加,各縣各鎮報銷車馬費!透過者賜予【秀才】身份,還可以免去自身人頭稅,甚至官府還要每年給出一定的廩膳銀,還可以見官不跪!
只要中了秀才,那就能為家庭減省一大筆開支!見官不跪,更是能讓他們傲然挺直脊樑骨!
如此一起來,那些寒門子弟還不發瘋一樣去發憤圖強?
第三場,為鄉試。
三年一考!透過者賜【舉人】身份,成為朝廷正式的後補官員,甚至可以直接外放偏遠縣鎮當官。
這就給了眾讀書人一個大盼頭。考中秀才了,那麼舉人還會遠嗎?
第四場的會試、殿試,也改為三年一考,透過則賜予【進士】身份。
當然,建文廟和學堂不難。讓寒門和平民能如何有效地讀書學習才是難點。
師者,授業傳道解惑也。
沒有這個“師”,單憑自學,不知要走多少彎路。
所以還是缺人啊!
不過徐錦鳳又想到了一個辦法。
建安一朝開了將近二十次的科舉,這寒門學子和其他鬱郁不得志計程車子加起來也有大幾百號人。
所以,可把他們分到各府各縣做有正式編制的教諭,為官辦學院書生啟蒙開智!
哼哼,如此一來……
短時間裡或許沒多大感覺和變化,但只要經過十年、二十年的發酵……
那麼朝廷上,必然會有寒門的一席之地!
而有了寒門,朝廷便有了多一種的選擇,就無需事事都看世家的臉色了。
當然。
這期間還有一個關鍵點。
平民書生可不像士族子弟那樣自幼就淬鍊身軀,擁有一身不凡的武藝。
那麼如何才能讓普通的讀書人擁有自保、乃至殺敵的能力?
若不解決這一點,平民永遠也無法登上大雅之殿。
徐錦鳳深吸一口氣,“唰唰唰”,洋洋數百字躍然於紙上。
或許現在還沒解決辦法,但他堅信,未來必然會有!
【童生境】的過目不忘、一目十行這等儒道神通,都是為了夯實基礎。
那麼【秀才境】呢?甚至更高的【舉人境】、【進士境】……
他還不信了,會沒有一個自保或者殺敵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