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旗軍用燧發槍放風箏戰術的優勢只是一時的,原因很簡單,要塞內的空間不夠,如果是野外交戰,他們能用這種戰術一直拖到敵人崩潰,甚至能將戰損降到一個令人髮指的地步。
但在要塞防守戰中,也只是讓戰損比變得好看一些而已。
沒多久,就有退無可退的黑旗軍士兵跟敵人進入近戰肉搏的階段,並且由於沒有甲冑,很快落入到下風中。
不過黑旗軍士兵打仗十分拼命,這股血勇倒是讓普魯士老兵們感到十分棘手。
但隨著湧入的普魯士士兵越來越多,黑旗軍的劣勢越來越大。
經過多日的交戰,黑旗軍的傷亡數量一直居高不下,最開始黑旗軍援兵的數量是超過先一步抵達這裡羅多克潰兵的。
現如今,由於黑旗軍打仗更加不要命,且全員新兵,以至於數量已經略低於戰鬥經驗更豐富,更傾向於保命的羅多克老兵了。
此時,待在安全後方的羅多克老兵們,已經被各自的軍官組織起來,他們手裡拿著老實的火繩槍,只有極少精銳士兵手裡才有燧發槍,這還是最近一段時日黑旗軍陣亡士兵手裡得到的武器……
羅多克公國和諾德公國雖然早就得到了燧發槍技術,但由於這兩個公國仍然使用著傳統分封體制來管轄,以至於行政效率十分低下,直到戰爭爆發,也沒能建立起來一條穩定的燧發槍生產線。
反觀查理控制的地區,由於只有一個聲音且採用軍事強力鎮壓的手段,可以用最快速度整合各地資源,有條件的大城市都建立了成熟的燧發槍生產線。
當然,這個時代的生產線可不是工業時代那種流水線式生產,而是一座座手工作坊搭配建立起來的快速生產方式。
說白了,就是集中大量工匠和人力來分攤不同的手工生產環節,從而集中力量生產某一件裝備武器。
這種生產模式並不是查理首創的,原本法蘭西王國的路易十四就推廣過這種生產模式。
凡是中央集權國家,都會推廣這種生產模式。
因為只有集中權力,打通所有關節,壓制內部利益集團從中撈取灰色收入,才能讓這種生產模式高效執行。
而不是如同明朝中後期那般,看似表面一統的帝國,統一作坊生產線,實際上因為內部官僚體系上下撈錢,腐敗嚴重,使得生產效率低下不說,產品質量也得不到保障。
同樣一批工匠落到滿清手裡,生產效率立馬提升,就是因為內部管理制度變得透明,手段變得兇殘,生產出來劣質品別想託人找關係走後門規避懲罰,甭管你背後站著誰,只要沒有直通皇親國戚的關係,就得掉腦袋。
查理麾下的生產手工作坊能有這麼高效率,跟賞罰分明的制度也有關,生產劣質品不至於掉腦袋,畢竟工匠是寶貴的資源,但剋扣大量工錢甚至是罰款肯定是避免不了的。
而完成質量好的工匠則會得到額外的獎金鼓勵,這一套制度原理很簡單,外人看一眼就明白。
但原理簡單不代表能執行到位。
人類國家自古以來,都不是制度有問題,而是人類本身的貪婪導致國家體制出現了問題。
建國初期的制度往往都考慮比較周全,但國家到了中後期就貪腐橫行,不少法律甚至淪為特權階級合法合規欺壓老百姓的工具……
只可惜,老百姓是不可能影響一國法律制定的,立法權從來沒有落在老百姓手裡。
嚴陣以待的羅多克老兵們,看著前方黑旗軍士兵艱難的戰鬥,一個個臉色都變得異常難堪。
他們自然能看得出來戰場上到底誰佔據優勢,這時候他們衝上去幫助友軍,自己能活下來的機率有多少?
不過就在羅多克老兵們產生厭戰情緒的時候,他們的帶隊軍官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