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與李泰最後走出大門,身邊親兵部曲、皇家禁衛簇擁,一絲一毫也不敢大意。
將將出了大門,便見到正巧駛過來幾輛馬車,當前一輛車撩開車簾,裡頭正是司農卿竇靖,衝著房俊招招手,笑道:“老朽不請自來,與二郎一同見證那玉米的產量,看看能否如二郎所言一般,成為與稻米黍麥一樣的主糧。”
接著便見到房俊身邊的魏王李泰,略微一愣神,趕緊將馬車叫停,從車上下來,快步來到李泰身前,一揖及地,施禮道:“微臣竇靖,見過魏王殿下。”
與他同行的幾位皆是司農寺的官員,因為與房俊合作編纂《農書》,往來甚是密切,著驪山農莊更是幾乎成為司農寺的第二個衙門,常年有官吏駐紮在此,記錄、檢驗農莊裡所有作物的栽植情況。
很顯然,房俊剛剛下達的封山命令尚未實施到位,這位司農卿便亟不可待的來到莊子裡,正好躲過了兵卒的封鎖,若是晚來一步,怕是就得給攔阻在山腳下……
李泰眼皮子跳跳,他之所以跑來驪山就是不願意與朝廷官員有所接觸,躲著關隴那幫人,然而剛到驪山,便被竇靖撞個正著……
不過竇靖此人雖然乃是關隴出身,卻素來不摻和朝中那些爭鬥,身份也很是超然,只得含笑頷首,道:“竇寺卿免禮。”
“多謝殿下。”
起身之後,卻是面色狐疑的瞅了瞅李泰,又看了看房俊。
他不摻和朝中爭鬥,對於爭儲之事更是避而遠之,卻不代表耳目閉塞,對於近來儲位之爭再起這件事毫不知情。
更知道不少人如今都盯著魏王,希望能夠將他拉攏到晉王那一邊增加分量,然而許多人往魏王府遞上名帖請求一見而不得,卻未想到這位殿下居然隨著房俊來到了驪山。
難不成這位已經倒向了太子?
那皇族之內可是有不少人要失望了……
親兵和禁衛前來戰馬,房俊與李泰齊齊翻身上馬,竇靖以及一群司農寺官員趕緊登車,一行人前呼後擁之下向著不遠處的苞米地進發。
等到了地方,只見到半座山腰都被聞訊而來的百姓佔據,甚至連路邊擠滿了人,這玉米來歷神奇,更是被房俊吹得神乎其神,這些百姓從春天裡看著玉米苗一點一點長大結果,如今即將收割,如何能不趕來湊個熱鬧,看看能否如房俊所言那般高產?
房俊與李泰在路邊下了馬,順著田間水渠旁的土埂來到半山腰,一大片原本鬱鬱蔥蔥的玉米地如今已經青黃相間,葉子蔫噠噠的半垂著,腰間果穗厚重飽滿,紅色的鬚子微微垂下,猶如一縷紅纓。
農莊管事盧成早已經率領莊客待命,上前詢問道:“二郎,可否開始?”
房俊大手一揮:“按照事先定好的計劃,開始!”
“喏!”
百十人皆是莊中的青壯男女,聞言紛紛走進玉米地,開始勞作起來。
收割玉米得分步驟進行,先將玉米棒子掰下來一堆一堆的放在一處,然後將玉米杆用鐮刀割斷,只留下一截斜茬的“砟子”,這個需要用兩齒或者三齒的抓鉤將它挖出來,敲掉附著在須狀根部的土壤,收集在一起便是冬日裡的柴禾。
然後將玉米杆捆起來,再用板車將玉米拉回去稍微晾曬一下,拔掉外面的苞衣,放入玉米倉儲存起來。
待到完全晾乾,便可以脫粒,或是打成“碴子”,或是磨成粉。
……
房俊叉著腰站在地頭,看著田裡熱火朝天的景象,玉米一穗一穗被掰下來,高高的玉米杆一顆一顆被撂倒,不自禁的響起早已塵封在腦海深處的回憶,頓時覺得手癢難耐,將衣袖緊了緊,乾脆也走到田裡,跟著莊客們一起掰起玉米棒子。
房俊掰的興起,回頭喊道:“殿下要不要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