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在座眾人一個問題:“那既然相生相剋,應該是同消同長,又怎麼會正邪各有消長呢?”
“我想……”因為看大家都沒說話,耀川便開口說出他的猜想:“在創生、毀滅之外,有一個更高階的力量、或邏輯在干預它們”
“沒錯!”陳長老給了一個嘉許的眼神。
其實耀川的推論邏輯算是很淺顯;只是在座其他人大多長時間修練道術,“陰陽生克化生天地萬物”、“天地兩分,清氣升而濁氣沉”的道學基礎知識對他們來說實用意義太重;因此反而沒辦法把它當成當純的哲學問題去思考,反而是耀川能最先提出“在正邪之外,另有一種邏輯”的想法。
陳長老等人也是如此、已逝的“三道–成佛、天清、八指”也是如此;如果他們早一點向不懂道術的人請教,或許便能早一日參道這個道理–但又或許冥冥之中早有定數,也未可知。
“這個凌駕於創生、毀滅的力量是什麼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即便是毀滅,首先,那也是一種積極的行為;有毀滅,當然也就有“不毀滅”,有創生,也有“不創生”……
列子有云:“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四時爾”
這是在說,世上的萬物沒辦法自己憑空再增加創生、或增加毀滅、變化;只能被創生、毀滅、變化所影響。像陰陽、像四季,自己會“被變化”,就無法憑空去生化。
那什麼才能“生生、造化”呢?列子說,只有自己“不生”、不化”的才能憑空生化出其他的力量和事物。列子讚歎這樣的力量:“不生者疑獨,不化者往復。往復,其際不可終;疑獨,其道不可窮。”
在列子一書中,把這種凌駕於生化,能夠讓“創生、毀滅、變化”的力量去增長、化消的存在,叫作“穀神”、“玄牝”。所謂:“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但是後世的佛學鑽研得更清楚,佛把這種“積極發生”的邏輯稱為“緣起”,而“終歸虛無”的邏輯叫作“涅盤”;這個“涅盤”不是毀滅,而是“寂滅、無為、不生不滅”的一片虛無。;而這樣的力量,我們猜它在千百年前有一部份直接滲入了我們的這個世界,以它虛無一切的本質呈現。
“涅盤”的制衡邏輯就是“緣起”;而有情生命就是“緣起”的產物。所以在股力量一度在魔界造成極大破壞後,它遇上了當時一名突破“地劫”的土相妖術的宗師,也就是第一代的人皇。
為了不被這股力量所消滅,人皇以其不世修為將之封存在自己生命的根源裡–以生、化,抑制不生、不化,讓這力量隨著生殖而持續被封印在下一代體內。他終於成功地駕馭了這股力量,它那讓一切歸於虛空的威力,讓人皇決定以西方文化裡毀滅一切的“巨龍吐息”為之命名。”
“那為什麼廷威會有龍息呢?”
問這問題的是宇振。陳長老似乎說完了、停下來,但益緯卻還在沉思、沒有主動發問,於是宇振就代他問了這個關鍵的問題。
“不是他,是張益凱”陳長老這麼說完,轉頭看向益緯:“如果我沒猜錯的話,益凱不是你親弟弟,是嗎?”
“……我不太清楚”益緯猶豫地說著。一方面弟弟進入他生命中的時候,他自己也才三四歲,的確是沒什麼印象了;另一方面,他知道自己如果說“是”,那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益凱可能是人皇后裔的說法……
“所以……益凱師父被誤認為是妖術的那股力量”耀川提問,他提起這件事,也是想讓益緯和大家把事情往好的那面去想。
“沒錯,那不是妖氣,那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