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弟的離開了書房。
見到這副場景,趙明軒和孫元青就知道陳平安這已經是成功搭上了永昌商行的船。
以後想要再拿捏陳平安,就不可能了。
孫元青這個東道主一臉樂呵呵上前:
“哈哈哈,劉兄,平安兄弟,二位一看就是相談甚歡,一見如故啊,我已經讓人準備了酒席,今天咱們必須暢飲一番,不醉不歸。”
劉瑞謙也是哈哈一笑:“沒錯,這次必須得不醉不歸。”
在萊蕪縣混了這麼久,陳平安這還是第一次在縣令家裡吃席。
這完全就是因為自己搭上了布政使的這條線,官場啊,從來就是一個講利益、背景和人情世故的地方。
一番吃喝玩樂,風花雪月之後,陳平安直接就被灌醉了。
當然只是裝醉的,以陳平安如今5倍壯小夥的體質,喝趴三個弱雞還是沒問題的。
回到家,陳平安第一件事兒就是穿越回現代,搜尋了一下山東布政使劉融嗣的情況。
布政使啊,這畢竟是陳平安第一次接觸到的大官,自然得好好研究一下了。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嚇一跳,這個劉融嗣竟然還是個短命的。
崇禎六年,“河政大壞”,朝廷加授劉融嗣為工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理全國河道,並提督軍務。
治理河政期間,他親自勘察河道,建立分洪河口,以身作則,帶領各司道官員深入實際,加快築堤修閘進度。在治理黃河長山段決口工程中,精打細算,僅用銀二十八萬兩,為國家節約了二十四萬兩銀子。
崇禎八年,因有人彈劾劉融嗣治河“欺罔誤工”,被下獄問罪,在監獄中被扣押了三年。
崇禎十一年,被保釋出來,五個月後,劉融嗣病故。
這個劉融嗣竟然在崇禎十一年就嘎了。
最他娘無語的是,這個劉融嗣竟然在崇禎三年年底,被平調回京,從山東布政使調任光祿寺正卿。
好吧,說好聽一點是平調,但其實吧,這就是降級。
光祿寺是負責宮廷膳食等事務的機構,其最高長官光祿寺正卿雖也是從二品的官職,從品級上看,兩者基本相當。
但實際權力上來看,一個是管食堂的,另一個是封疆大吏,雖然這個食堂是皇帝的食堂,但用屁股想想也能明白,劉融嗣這就是坐冷板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