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已畢,韓德威正要轉身離去,忽然又想到了什麼,開口說道:“二位皆是西夏王的左膀右臂,既然此間事已了,二位還是速速西去協助西夏王抵禦李繼隆的圍剿吧,待我大遼軍隊與宋軍在北面開戰之時,李繼隆那支宋軍也該東歸馳援了。到時候請西夏王從西北方策應牽制宋軍即可。”
張浦和李繼衝聞言對望一眼,張浦開口說道:“韓樞密所言甚是,我們待拜別太后與陛下之後便啟程。”
韓德威滿意的點了點頭,不再言語,轉身而去。二人也是拱手目送韓德威離去。
待得韓德威消失在二人的視線之後,張浦笑著開口問道:“李將軍,這韓樞密拉攏之心溢於言表,看來是真的起了愛才之心,將軍難道就不曾動心嗎?畢竟如果將軍在遼國能立住腳,對西夏王的助力也是很大的。”
李繼衝聞言笑著搖了搖頭,然後又嘆了口氣說道:“先生熟讀漢家經典,難道看不透權臣們的下場嗎?霍光、王莽、董卓等這些權臣都是權傾朝野之輩,哪一個也沒落得好下場啊。”
“這韓家兄弟二人,憑藉太后寵幸,一個控制朝堂,一個控制軍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朝堂和軍隊中排斥打壓異己,扶持自己的力量,早已引得遼國朝野內外不滿。皇帝雖然年輕,但是心性堅忍,懂得審時度勢,隱藏鋒芒,頗受朝臣們的青睞。我相信皇帝以後必然能有一番作為。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與其投在韓德威麾下,日後隨他敗亡,不如燒一燒皇帝這個冷灶……”李繼衝輕聲說道。
聽完李繼衝的話後,張浦讚歎道: “將軍一番高屋建瓴之論,讓我茅塞頓開啊,党項能有將軍這樣的大才,實乃大幸啊。”
張浦所言並非吹捧之言,李繼衝能年紀輕輕就掌握著“一品堂”這樣重要部門的實權,也足以證明其實力。李繼遷這些年之所以能夠憑藉少數黨項部落的支援就敢對抗大宋,李繼衝的助力不可謂不大。
李繼沖和張浦拜別了蕭太后和皇帝耶律隆旭之後,踏上了西去的路程。
同一時刻,遼國集結的十萬大軍也已經到位。契丹實行的“斡魯朵”軍制非常高效,契丹人扔下鋤頭,牽過馬,拿起馬刀就是一名騎兵,這也是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優勢。
大宋淳化四年,十一月中旬,
汴京城裡寒風凜冽,皇城垂拱殿,今日的早朝上氣氛有些壓抑。遼國大軍異動的訊息,昨夜已經快馬加鞭的傳到了京城,皇帝趙光義昨夜緊急召集了幾位重臣前來宮內,商量禦敵之策。
今天早朝,皇帝趙光義對於將領的任用,有了一些糾結,因為就在剛剛早朝開始之時,皇帝剛剛公佈了遼軍異動的情報,樞密副使王欽若便出列開口道:“啟稟官家,臣有本要奏。遼軍在幽州府集結,若要犯我大宋,必經之路是保州,臣奏請官家撤回保州緣邊都部署楊延昭,另擇將領駐守保州。”
“王愛卿此言何意?為何要撤換楊延昭?”
“回稟官家,請恕微臣小人之心。楊延昭曾久居遼地近二十年,又娶了遼國公主為妻,身份十分敏感。此時遼國犯我大宋,楊延昭又駐守保州重地,若是他萬一有什麼不臣之心,保州以南可是一馬平川啊。”王欽若滿臉擔憂的說道。
趙光義聞言也是陷入了沉思,皺眉不語。一旁的參知政事張齊賢看不下去了,他出列躬身一拜開口說道:“官家,此事萬萬不可啊,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不但影響軍心士氣,還會寒了忠臣義士們的心吶!楊家一門忠烈,楊延昭屈身遼地二十年,仍不忘舊國,歷盡艱險歸國,其忠義堪比漢之蘇武。於情於理都不應該撤換他啊。況且,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楊延昭久居遼地,熟悉遼軍的作戰習慣,知己知彼,更有利於對付遼軍。”
王欽若冷哼一聲,開口說道: “楊延昭歸國只不過是想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