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翼生前就曾向成帝推薦道:&ldo;桓溫是當世英雄,皇上當委以重任。此人必能立匡世之勛。&rdo;桓溫在庾翼的賞識和提拔下先升為琅琊內史,後升為都督青、徐、兗三州諸軍事,徐州刺史,可謂青雲直上,到褚太后任命他為安西將軍都六州軍事時,桓溫也不過三十三歲。
桓溫素有大志,他與前幾任安西將軍不同,一上任就打算建功立業,統一國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江夏相袁喬,袁喬道:&ldo;如今天下三分,北有胡趙,西有蜀漢。蜀國雖然地形險要,但無論軍事實力還是經濟實力都比胡趙要弱很多。將軍要一統四海,不如先攻蜀漢。&rdo;
桓溫點頭稱是,遂先派大量的間諜人員進入蜀漢,蒐集情報。
漢國的李壽公元343年病逝,比晉成帝晚死一年,比晉康帝早死一年,太子李勢登基。按規矩李勢當皇帝後,應當先立太子。可是李勢沒有兒子,於是他的弟弟將軍李廣,就請求立其為皇太弟。李勢不但不答應,而且很生氣,要廢黜李廣。大臣解思明替李廣求情,李勢遂連李廣帶解思明一塊兒殺了,而且滅瞭解思明的三族。
李勢繼位後驕奢淫逸,不理政事,刑法苛濫,並廣派徭役,增加賦稅,大興土木工程,人民苦不堪言。不久後又發生自然災害,人們實在活不下去了,晉永和元年(345),太保李弈在晉壽(在今漢中地區)舉兵反叛,老百姓紛紛響應參加,很快達到數萬人,一直攻到成都,將成都包圍。李勢親自帶兵與李弈登城拒戰。李弈戰死,手下數萬人潰逃。雖然李弈戰死,巴蜀的饑民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共有十餘萬人外出流浪,成為蜀國大患。
桓溫瞭解到這個情形,便打算進攻蜀漢。正巧涼州牧張駿病死,世子張重華嗣位。趙國的石虎攻蜀國畏懼這個地方險峻,攻晉又沒有實力,攻燕連吃敗仗,只好欺負前涼。見十九歲的張重華當了涼州牧,便起兵去攻。
桓溫聽說後喜道:&ldo;石虎去打涼州,我沒有後顧之憂了。此時若不滅蜀,以後怕再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rdo;遂把指揮中心向西遷到江陵(今湖北荊州)。東晉永和二年(346)十一月辛未,桓溫徵得朝廷的同意後,派長史範汪留守江陵,以袁喬為前鋒,率五千水軍先行。自己帶著大將周撫、司馬無忌等人,率步騎一萬,從三峽故道西進。
一路上桓溫只見三峽地勢險峻,道路難行,每日行軍只能走二十多里路。許多地方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林密山深,但有埋伏,必全軍覆沒。桓溫走得十分小心,每每先派大量哨探仔細探過路,沒有埋伏才敢前進。哪知道直走到夔門也沒有見到蜀兵的影子,桓溫嘆道:&ldo;李勢隨便在哪個地方埋伏下一支軍隊,我便無法入蜀。當年曹魏滅蜀,就是因為蜀關皆廢。沒想到歷史又要重演啊。&rdo;剛剛說完這句話,忽見前面一股殺氣沖天而起,隱約有鼓角之聲,似有伏兵埋伏。
桓溫急忙把大軍後退三里多地,一直撤到地勢開闊處才排兵列陣,準備交戰。並責問前方探哨,為何沒有查出伏兵。偵察兵很委屈,我們查得很仔細,並沒有人啊。不過,江邊有亂石六十四堆,倒是充滿殺氣。
桓溫還是不太相信,急派人尋來幾個當地人問,當地人說這是當年諸葛亮擺下來的&ldo;八陣圖&rdo;,桓溫這才恍然大悟。遂親自去觀摩學習,並畫成圖形,以作日後研習之用。這段故事正史沒有,明朝楊爾增《兩晉秘史》中有這麼一段,因為有意思,拿來一敘。
桓溫的部隊到了青衣江,李勢才知道,急忙派大將李福、李權分兩路去彭模防守;大將昝堅率水軍自江北鴛鴦碕(今彭山東)渡江到犍為(今彭山東)防守。
桓溫這時已經到了彭模(今彭山東南、岷江東岸),他的部下都建議兵分兩路進攻。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