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姓完顏,名阿骨打。1115年稱帝,建立金國。建國後,多次打敗遼軍,攻下西京(今大同),南京(今北京)。滅遼戰爭同時,阿骨打進行社會改革:改革地方行政單位,建立奴隸主貴族統治;對新徵服的地區實行安撫政策;確立新法制;創造女真文字。鞏固了女真的奴隸制。死於1123年,時年56歲。
太宗(完顏吳乞買)出生:公元1075年……去世:公元1135年(在位12年)
太宗姓完顏,名吳乞買,漢名晟。太祖的四弟即位後,繼續進行滅遼戰爭,1125年,消滅遼朝。開始進攻宋,1126年,攻下汴京,北宋亡。其後,太宗進行了經濟,軍事改革,並且他本人非常節儉。他下詔在女真舊地實行賦稅制,不得私役百姓;規定權勢之家不得買貧民為奴;多次下詔敦勸農功和派遣使臣到各地勸農。死於1135年,時年61歲。
Ps: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內容不斷新增。
第一章 送別
桐剪秋風,楓林盡染。
洛陽通往雁南的山道上,兩騎健馬一黑一黃正自奮鬣揚蹄,八蹄過處,落葉飛舞;凜冽秋風中,益發教人秋意蕭瑟。
領前的黑馬上是三十多歲青衣長衫的男子,長著一張國字臉,神情俊朗;跟在他身後的黃駒,鞍上則坐著一個年約十七、八歲的錦袍少年,少年氣宇非凡,身形碩長,腰間懸著一柄黑鞘長劍,叫人一望而知,這個俊逸的年輕人,顯是一個練家子弟。
兩騎出了洛陽境地,委折而馳,繞過山道,但見前方官道上緩緩而行的一列車隊,黑馬之上的男子神色才略顯寬慰。
他馬不停蹄,催動馬力,當離車隊不過百尺之遙時又疾聲高呼,“天鳴兄,且等子瞻!”
車中,蒙天鳴正閉目養神,忽聞有人呼喚,連忙吩咐車伕將馬車停下,掀開車簾尋那呼聲源頭。
頃刻,兩騎已追上車隊,齊齊在車前勒韁停下。
看清兩人,蒙天鳴匆匆下了馬車,向兩人抱拳鞠禮,“原來是子瞻賢弟、少遊賢侄!”
蒙天鳴口中的“子瞻賢弟”正是北宋時的大文學家兼名臣——蘇軾,蘇東坡;那少年兒朗便是“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秦少游。
蒙天鳴和蘇軾同為嘉佑二年(1057年)進士,京城會考時兩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一見如故,當下便相邀到了酒樓飲酒吟詩,談古論今。
後嘉佑六年(1061年),蘇軾“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逢其父於汴京病故,丁憂扶喪歸裡。
熙寧二(1069年)年當蘇軾服丁憂期滿還朝,仍授本職時,朝野舊雨凋零,已不是他二十多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蘇軾離京幾年,宋朝已發生了天大的變化:宋神宗——趙頊即位,任用王安石為相國,實施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因在新法的施行上與新任當國王安石意見不合,被迫離京。
俗語:“京官難做。”
蘇軾夕日的好友蒙天鳴對新法——青苗法於普通百姓的損害之舉,更是狂炮猛轟,屢屢頂撞當時深得宋神宗趙頊寵信的相國——王安石;若不是宋太祖趙匡胤傳下“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的“誓牌”,怕是早已被捕下獄,冤死獄中,更不會有眼下流放代州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蘇軾結伴秦少游策馬相追送行的情景。
見蒙天鳴出車相迎,秦觀首先翻身下馬,抱拳還禮,“天鳴叔叔安好。”
蘇軾卻顧不得諸多禮節,丟開韁繩走上前去握住蒙天鳴抱拳的雙手,“前日才得知兄長被貶代州團練副使,賢弟連夜追趕,險些錯過了為兄長餞行。”
北宋朝廷重文輕武,蒙天鳴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