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故事內容十分簡單,就是說書先生口中的年輕村民,越想越不對勁,最後乾脆找個機會到鎮上,向親戚仔細詢問這次的政策內容。
結果駭然發現,和官差宣揚的內容大相徑庭。
字還是那些字,可宣讀之人的語氣和語調不同,以及刪刪減減之下的宣讀,內容完全變了個樣。
青年村民十分驚訝,最後悄然返回村子,將訊息悄悄告知村民,最後所有村民齊心一致,爭取了自身權益的故事。
至於這樣的故事內容真不真實,看看聽眾的反應就知曉了,起碼絕大部分村民都露出了古怪神色。
負責接待的村長和村老的臉色,就不怎麼樣了。
沒辦法,說書先生的故事內容,針對的就是他們。
至於村長和村老們是不是蠻橫霸道,又或者根本就不給村民反抗機會,那就得看村民自身是怎麼想的了。
關鍵是,他們有沒有勇氣為了自身權益跳出來抗爭?
這是自耕農的故事模版,佃戶自然還有另外的模版。
佃戶這邊,所謂的一條鞭法,對他們的作用微乎其微。
在說書先生口中,一條鞭法實行之後的好處,只能是有田地的自耕農享受,再則就是地主之類的存在。
佃戶本就要繳納高昂的田租,有些良心的地主,可能只會讓佃戶填補由實物轉化為銀子間的損耗就成。
至於黑心一點的地主,直接在田租成本上加碼,反正最後都是佃戶付出。
說書先生的宣傳故事裡,同樣是一位年輕力壯的佃戶,不甘心朝廷好好的善政,結果好處全叫地主給拿去了,自己反而要多付出一筆支出,頓時不樂意了。
結果自然是反抗不成反被揍,差點還被打殘。
年輕佃戶一怒之下,根本就不聽父母和親朋的勸阻,直接退租不種地了,而是帶著一家老小跑去通州碼頭討生活。
結果卻是因禍得福,年輕佃戶因為敢打敢拼又肯賣力氣,加上腦子靈光逐漸在通州碼頭混出名堂,原本窘迫的狀態也逐漸被殷實小康替代。
村民們聽得如痴如醉,尤其是青年佃戶在碼頭奮鬥的經過,那更是一字不漏生怕沒有記住。
宣傳故事裡的許多門道,現實中一樣存在,而且只會多不會少,以往底層村民怎麼可能打探得到?
還有那些上工的門路,也都是村民們以往很難接觸到的。
總之,宣傳故事裡儘量將這些資訊詳細化,簡單化,起碼叫聽眾能夠輕鬆記住。
這一波宣傳的效果,可以用驚人來形容。
就跟解放後的電影下鄉差不多,不管是好電影還是差電影,有些情節觀眾看上一遍便能將臺詞倒背如流。
眼下的情景更加誇張,此時鄉村的封閉情況,可比後來要嚴重得多,底層村民的娛樂生活可以說一片匱乏。
能有機會聽說書先生講故事,那真是積極熱烈得很,整個村子就跟過節一樣熱鬧。
而且來的還不是一個宣傳隊,而是相隔一段時間就來一支新的宣傳隊,目的就是要叫村民牢牢記住一條鞭法的內容,以及實際上的繳納方式。
因為娛樂生活的匱乏,宣傳隊裡說書先生說的那些,在現代絕對會被聽眾破口大罵,類似於工作室似的流水小故事,依舊讓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好不開心。
故事裡的主人公,和他們都是同樣的身份,不是自耕農就是佃戶,他們都透過大同小異的方式,享受到了朝廷頒佈一條鞭法的好處。
另外就是宣傳通州和津門那裡的招工事宜,告訴村民們不要擔心不要怕,真要是在村子裡混不下去了,完全可以去外頭打工賺錢。
這下,村民們的興趣更大更濃了,一個個躍躍欲試很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