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僧還不是唐僧的時候,他也像普通孩童一般擁有一個幸福的家。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呢?
現在想來,好像是三歲那年,他的父母連續三天做了同一個夢,說這個孩子頗有佛緣。
於是,小小的唐僧被送到寺廟之中,拜在寺廟住持座下修行。
雖然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天生佛子,但殷靈嬌和陳光蕊也會一旬去廟裡看他一次。
這樣的生活過了幾年,唐僧發覺自己多了一對弟弟妹妹。
因為要照顧更小的孩子,所以殷靈嬌夫婦二人難免忽視了唐僧。
直到弟弟和妹妹逐漸長大,夫婦二人才重新關心起這個不能經常見面的孩子。
唐僧逐漸長大,他能感受到與父母弟妹血脈相連的羈絆,也看得懂他們臉上的勉強。
到了十六歲這年,唐僧見了父母最後一面。
父母對於第一個孩子總有偏愛,但長久的不見面的孩子親緣淺薄,哪有養在膝下的孩子牽腸掛肚呢?
血脈親緣的羈絆不可磨滅,但對於父母而言留在身邊的陪伴也無可取代。
唐僧知曉父母態度上的變化,但他無能為力。
他也曾想過,所謂天生佛子的宿命真的是一種恩賜嗎?
這諸天神佛沒有自己的親人嗎?
如果成為佛子的代價是和父母斬斷羈絆,他覺得作為一個普通人也很好。
還是護國寺的住持開解了他,那個有著白鬍子眼神悲憫的師父溫柔撫摸著他的光頭:“無論天生佛子還是普通人,既然來到這個世界,那就有非來不可的緣由。
你的命運既然已經註定,那你只需做好一切準備去迎接和麵對,往前走,生命自有答案。”
十六歲的唐僧還是有些疑惑:“古語有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護國寺住持:“孩子是天生愛父母的,但父母誕下孩子,卻不僅僅是因為愛。
你是天生佛子,將來會享無盡榮光,不必為了這一點會被其他人分去的愛耿耿於懷。”
唐僧:“那我應該愛什麼呢?”
護國寺住持:“出家人以慈悲為懷,愛眾生,愛自己,愛萬物。
也可以去愛這個國家,去愛出現在你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宏大的愛是誕生於佛子的眼眸與內心,有朝一日,你看過世界遼闊,就會明白自己降臨在這世間的意義。”
作為天生佛子,唐僧對於經文典籍信手拈來,只要讀過一遍,自然會明白其中含義。
他一直住在護國寺中,卻也不是閉門苦修,偶爾會走上街頭去化緣,或者和師兄們一起騎著腳踏車去買東西。
腳踏車是近幾年才出現在長安的新奇之物,但很快就普及開來。
對於一切都充滿好奇心的唐僧自然也熟練使用這一交通工具,他最愛去天香雜貨鋪買東西,地方不大的鋪子卻總能找到他想要的東西。
對了,天香雜貨鋪也是唯一一個大大方方有鹽賣的店鋪,在之前鹽和鐵都屬於官營之物。
聽說是店鋪掌櫃獻給唐王陛下製鹽之法,才擁有了這獨一無二的權利。
很快,唐僧就成了長安城內頗有聲望的法師,也無愧“天生佛子”的美名。
年輕又對佛法見解獨到的唐僧很快就被唐王陛下注意到,很快就成了御口親封的法師。
直到一個疥癩和尚在長安城中叫賣錦斕袈裟和九環錫杖,並說水陸法會上唐僧所講經文不過是“小乘佛法”,唯有大乘佛法才有渡亡者飛昇之功效。
唐王陛下對此意動,唐僧主動請纓,願走過十萬裡八千里路途,踏平艱難險阻,去往西天求取真經。
只為保大唐江山永固,萬世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