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同樣是李世民留給他的考驗,同樣也是給他的一個選擇。
如果沒有能力解決這些不安定因素,那麼便安分地做個守成之君;如果有能力解決這些不安定因素,那麼……再為大唐,開創一代盛世這是李治被冊封為太子之後,對李世民說過的最熱血的一句話。
從政治,從軍事,從民生,李治只從那些奏疏之中,便讀出了諸多急需解決的問題。他不止一次地與能接受他改革思想的近臣討論過,也不止一次地請教過房玄齡等一心為公的能臣,試圖找出合適地解決辦法。但是能接受他思想的近臣,多是些熱血的青年之輩,種種設想的激程序度,是李治不敢採納的主要原因,而房玄齡等人或許是因為年齡原因,過於求穩,完全不能配合李治的急切心情。
訴苦這種事,李治也就能在永寧面前做得坦然。他也沒想著永寧能替他想出什麼解決辦法,只是希望身邊有個能夠了解他全部意圖,並且是會給予他支援的人存在,就算是自我的心理安慰,也確實讓他舒服了不少。
在李治面前,永寧從來都是一個優秀的傾聽者,她也並不是聽過就算,每次李治傾訴之後,她都會陪著李治一起分析問題,並且將其中的困難之處列舉出來,再試著分解困難,一步一步地將困難的問題分解地最簡單的程度,然後再從最簡單的地方開始列舉解決辦法,倒推回去……
李治從來沒有把永寧的這些舉動與政治權利做過關聯,他一直都認為,那些被解決的問題只是他在永寧的陪伴下,清心寧神後,自己找到的解決辦法……
這次房玄齡辦書院之事,一開始李治想得並不多,只是希望可以藉著房玄齡的名望,讓朝堂之上寒門出身的官員慢慢地多起來,相對於那些背景深厚的世家子弟,這些寒門出身的官員相對來說,對改革的牴觸情緒會小很多,畢竟他們的利益一時之間與那些急需改革的政策是掛不上鉤的,相反的是,改革一旦開始,對世家閥門出身的官員來說,打擊甚重,這對寒門出身的官員才意味著更大的利益……
李治在永寧對書院之事猶疑時,便將他的這些想法說了出來,想借此打消永寧勸說房玄齡放棄辦書院的念頭,誰知永寧卻只搖著頭勸他,不要對那些初出茅廬的學子報以太高的期望……
李治對永寧的判斷從來都信任有加,因著永寧的勸說,他私下裡悄悄地旁聽過幾次國子監寒門學子的聚會,也與其中素有才名的幾人交往過一番,結果卻是不免大失所望。
這些年輕士子多有一顆赤誠之心,可惜思想卻守舊固執,根本沒有與時俱進的意識,他們盲目地認同著前輩們所認同的一切,卻根本沒有去探詢根底的意圖……李治與永寧說起這些時,不免有些沮喪,如果他有等著這些年輕人成長起來的時間,那麼便不如把精力放在房玄齡他們所提議的那些耗時甚久的穩妥之策上……
而永寧當時與李治分析出現這些狀況的原因的時候,很明確地提出了“思想引導”的問題。所謂學生,他們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不光學習老師教授的知識,同時也在學習老師於言行之間帶出來的觀念,這些觀念在他們的潛意識裡,代表著他們將來被社會認同的基礎。而於現今社會而言,有資格教授這些站在官場門檻外面的學生的老師,需要的不僅僅是淵博的知識,更要憑藉自身的資歷,而這些條件就意味著老師這個群體的年齡層都是比較高的。
而年紀大的人,對於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不用去期待的。
永寧在分析出這些原因之後,便提出了一個開闊學生眼界的建議,只是她當時並沒有再具體往下說,李治的注意力也被那些分析給吸引了過去,並沒有細問。
可是當永寧將為書院想出來的“開源”的辦法,擺在了李治面前時,他敏感地意識到,這個辦法完全可以做為“思想引導”的通道,讓學